財政紀律法第 二 章 財政收支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二 章 財政收支
-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發布正式總資源供需估測前,應邀集民間機構、專家與學者進行外部評估。
- 若評估結果差異達百分之二十時,主計總處應提出差異說明。
- 中央政府各級機關、立法委員所提法律案大幅增加政府歲出或減少歲入者,應先具體指明彌補資金之來源。
- 各級地方政府或立法機關所提自治法規增加政府歲出或減少歲入者,準用前項規定。
- 中央政府各級機關所提稅式支出法規,應確認未構成有害租稅慣例,並盤點運用業務主管政策工具之情形及執行結果,審慎評估延續或新增租稅優惠之必要性。
- 經評估確有採行稅式支出之必要者,應就稅式支出法規實施效益及成本、稅收損失金額、財源籌措方式、實施年限、績效評估機制詳予研析,確保其可行且具有效性。
- 稅式支出評估作業辦法,由行政院另定之。
-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編製地方稅稅目之稅式支出報告,列入地方政府總預算。
各級政府及立法機關制(訂)定或修正法律、法規或自治法規時,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或將政府既有收入以成立基金方式限定專款專用。
- 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須依法律或配合重要施政需要,按預算法第四條規定,並應具備特(指)定資金來源,始得設立。
- 前項基金屬新設者,其特(指)定資金來源應具備政府既有收入或國庫撥補以外新增適足之財源,且所辦業務未能納入現有基金辦理。
- 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之設立、保管、運用、考核、合併及裁撤,不得排除適用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及其相關法令規定。但本法施行前已訂有排除規定之非營業特種基金不適用之。
- 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因情勢變更,或執行績效不彰,或基金設置之目的業已完成,或設立之期限屆滿時,應裁撤之。裁撤機制由行政院另定之。
- 直轄市、縣(市)政府所管非營業特種基金,準用前四項規定。
預算案之審議,應注重支出增加、收入減少之原因、替代財源之籌措及債務清償之規劃。
法定預算之歲入有大幅短收之情事時,行政機關應提出追減歲出預算抵補差短,除立法機關另有決議外,不得以舉債方式支應。
各級政府之重要公共工程建設及重大施政計畫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應依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公布於相關網站。
- 中央對於財政紀律異常之地方政府,應訂定控管機制。
- 前項異常情形控管機制由行政院另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