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及經營接受客戶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第 一 節 內部稽核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一 節 內部稽核

事業應實施內部稽,其目的在於協助董事會、經理人檢查、覆核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果及效率,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及作為檢討修正內部控制制度之依據。

事業應設置隸屬於董事會之內部稽單位,除本會另有規定外,應依其事業規模、業務情況、管理需要及其他有關法令之規定,配置適任及適當人數之專任內部稽核人員。 事業內部稽核主管之任免,應經董事會通過,已設置獨立董事者,獨立董事如有反對意見或保留意見,應於董事會議事錄載明。 事業已證券交易法規定設置審計委員會者,內部稽核主管之任免,應經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並提董事會決議,並準用第四條第四項及第五項規定。 事業內部稽核主管之任免,應於董事會通過之日起五個營業日內填報異動原因,併董事會會議紀錄向本會申報備查。 第一項所稱適任之專任內部稽核人員,應具備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規定之資格條件。

事業之內部稽實施細則至少應包括下列項目: 一、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檢查,以衡量現行政策、程序之有效性及遵循程度與其對各項營運活動之影響。 二、釐定稽核項目、時間、程序及方法。

事業內部稽單位應依風險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前項年度稽核計畫至少應包括將基金之操作、申購、買回、出借或借入有價證券、會計及全權委託投資資產之操作等控制作業列為每月應稽核之項目,年度稽核計畫並應確實執行,據以檢查事業內部控制制度,並檢附工作底稿及相關資料等作成稽核報告。 事業至少應將取得或處分資產及關係人交易之管理等重大財務業務行為之控制作業、充分瞭解客戶、短線交易防制、洗錢防制、利害關係公司資料之管理、個人交易申報之管理、董事會議事運作之管理及資通安全檢查等列為每年年度稽核計畫之稽核項目。 事業年度稽核計畫應經董事會通過;修正時,亦同。 事業已設置獨立董事者,依前項規定將年度稽核計畫提報董事會討論時,應充分考量各獨立董事之意見,獨立董事如有反對意見或保留意見,應於董事會議事錄載明。 第二項之稽核報告、工作底稿及相關資料應至少保存五年。

事業內部稽人員對於檢查所發現之內部控制制度缺失及異常事項,應據實揭露於稽核報告,並於該報告陳核後加以追蹤,定期作成追蹤報告,以確定相關單位業已及時採取適當之改善措施。 事業應就前項所發現之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異常事項及改善情形,列為各部門績效考核之重要項目。 第一項內部控制制度缺失及異常事項改善情形,應包括本會或同業公會檢查所發現、內部稽核作業所發現、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所列、自行檢查及會計師專案審查所發現之各項缺失。

事業應於稽報告及追蹤報告陳核後,於稽核項目完成之次月底前交付各監察人查閱。 事業內部稽核人員如發現重大違規情事或事業有受重大損失之虞時,應立即作成報告陳核,並通知各監察人。 事業設有獨立董事者,於依前二項規定辦理時,應一併交付或通知獨立董事。

事業內部稽人員應秉持超然獨立之精神,以客觀公正之立場,確實執行其職務,除定期向各監察人報告稽核業務外,稽核主管並應列席董事會報告。 內部稽核人員執行業務應本誠實信用原則,並不得有下列情事: 一、明知事業之營運活動、財務報導及相關法令遵循情況有直接損害受益人、客戶或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而予以隱飾或作不實、不當之揭露。二、因不當意圖或職務上之廢弛,致損及事業、受益人、客戶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 三、未配合辦理本會指示查核事項或提供相關資料。 四、其他違反法令或經本會規定不得為之行為。

事業內部稽人員應持續進修並參加本會認定機構所舉辦之內部稽核講習,以提昇稽核品質及能力。 前項內部稽核講習之內容,應包括各項專業課程、電腦稽核及法律常識等。 第一項進修時數之規定,由本會公告之。

事業應將內部稽人員之姓名、年齡、學歷、經歷、服務年資及所受訓練等資料依本會規定格式於每年一月底前向同業公會申報。

事業應依本會規定格式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前將次一年度之年度稽計畫及每會計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將上一年度之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向同業公會申報;並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將上一年度內部稽核所見異常事項改善情形向同業公會申報。 前項申報事項,同業公會審查後,應將異常情形彙送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