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 本文目前就讀法律系大二,想針對債總、物權等科練習更多題目。 想請問這時購買解題書是否合適?會不會嚴重破壞原先邏輯思維?謝謝!
大家好~ 本文目前就讀法律系大二,想針對債總、物權等科練習更多題目。 想請問這時購買解題書是否合適?會不會嚴重破壞原先邏輯思維?謝謝!
本人目前是法律系大一,未來想往司法官的方向走,身邊有些過來人建議說大一就差不多要開始準備了,因此想請教一下大家有沒有推薦的刑法老師會從0開始教起,教學方式很不錯且是以司法官考試授課為目標的老師。補習班面授/函授皆可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938536 憲法訴訟法明年一月四日上路,從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產出的釋字第一號解釋至今,八百多號的大法官解釋將畫下句點。未來新制與現行的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最大的差別,在於可審查法院確定終局裁判是否違憲,也屢有「第四審」質疑,新制施行後,大法官如何「選案」、有無特殊考量也受矚目。 司法院昨在士林法官學院舉行大法官年度學術研討會,今年主題在探討法院審判與裁判憲法審查制度,司法院院長許宗力表示,裁判憲法審查制度將確定終局裁判納入憲法審查範圍,是重要的釋憲里程碑,他以棒球為例指出,擔任內野手的各級法院漏接時,憲法法庭作為外野手補位。 許宗力提到,大法官釋字第二四二號鄧元貞重婚案、釋字八一一號復職(聘)者公保養老給付年資採認案的解釋,都是大法官認為法律本身並不違憲,但不認同終審法院裁判的憲法衡量,實質上進行裁判憲法審查的例子。 相較於現行大法官以會議形式進行審理案件,未來憲法法庭的訴訟程序將與一般法院運作模式相同,以裁判方式宣告結果,且主筆大法官將顯名。 憲法訴訟法第卅八條規定判決有有拘束各機關及人民之效力,且各機關「有實現判決內容的義務」。該法規定若人民的聲請有理由,應該在判決主文宣告確定終局裁判違憲,撤銷確定判決發回管轄法院;如認確定終局裁判適用的法規範違憲,則宣告法規範違憲。 大法官可判決撤銷三審法院判決的規定,不少人質疑等於讓大法官成為「第四審」,連許宗力都曾說,在處理涉及個案時,確實可能引發第四審的質疑。 對百姓來說,新制施行後,最直接的影響是若大法官認為聲請有理,可直接發回管轄法院,不用再像以前一樣拿著大法官解釋重新聲請救濟。 許宗力表示,新制實施後,我國的憲法審查制度將全面司法化、法庭化、裁判化,程序更加公開透明。他期許能讓保障人民基本權的重要憲法價值內涵,成爲訴訟攻防的日常,進而內化爲司法的基因。 憲法訴訟法要來了 你各位準備好了嗎? 😢
各位晚上好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件悲劇 本魯今天想說沒事幹乾脆回學校念個書 念到傍晚想說去醉月湖散個步看看會不會轉角遇到愛 結果在遇到愛之前先遇到了不會騎腳踏車的同學 手上的刑總跟法典直接噴到湖裡面 還順便附贈膝蓋擦傷3個 想問大家 現在除了重買法典還有其他更好辦法嗎?(我的筆記😢
應小編邀請,特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高效學習法(順便參加一下活動,我真的想要帆布袋),雖然跟期中期末沒什麼關係,但想必大多數法律人最重視的考試應該都是司律,所以我就來簡單分享一下自己在疫情延期之下,最常用的筆記學習法。 開始前先自我介紹一下,小弟是應屆畢業生,三生有幸過了今年高的不像話的司律一試,雖然不知道能否延續新手運一次就過,但還是覺得這段時間的經驗值得跟大家分享,希望廣大網友能從我的分享中獲得一些幫助。 今天要分享的方式名為「A4紙邏輯圖法」,個人覺得最大好處在於「筆記就是考點」。 第一步:輸入知識,全面理解 聽函授、複習教材的時候把握以下四個維度,帶著找出四個維度的目標去抓取重點,這樣才能大幅提高聽課、複習的目的性! 維度一:單個知識點的定義 維度二:多個知識點間的關聯(這是a4紙邏輯圖的邏輯線,可從函授課老師梳理中獲得,一定要重點去聽老師對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間過度的邏輯話語,這就是串聯和記憶知識點的骨架) 維度三:單個與多個知識點組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維度四:考試中該知識點會怎麼考且考古題中常出現的陷阱是什麼 第二步:消化知識,提煉重點 白話來說,就是把書從「厚」讀「薄」,我建議每堂函授或面授課結束後,立即花半小時~40分鐘把整堂課的內容(前面提到的四個維度,尤其是高頻考點的命題和解題技巧)重新再梳理一次,此時梳理的具體方式為:對著書,把聽課中標記的問題自己講個自己聽一遍,如果能順利、流暢的解釋,說明這個章節的內容你已基本掌握;若發現某個點卡住了,說明上課的時候其實沒聽懂,那就先標記起這個疑惑點,請注意!不要直接就跑去問別人!先自己看書、做題反向推導,若還是不能理解,再去求助懂的同學或老師,這個過程完成後,基本上相當於你對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二次消化(等於自己做了自己的小老師,給自己上了一課),之後對這些知識的記憶會非常深刻。 經歷這個過程後,切記要提煉重點,再將書由「厚」讀「薄」。 根據上述聽課整理後,你會發現對高頻考點都有四格維度的理解,即「是什麼—有什麼相關—怎麼作答—怎麼避開陷阱」,這樣就是把書讀「厚」了,但如果僅是停留在厚的階段,能不能應對司律呢? 不能。 為什麼?因為範圍太多、內容太多了,腦子裝不下,即便真的裝下了,又會因為內容太多、太雜,在考場高壓的狀態下,根本不能靈活到用上述內容,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從「厚」到「薄」。 怎麼讀「薄」呢? Ans:學會找關鍵字,縮寫考點內容,用符號組合關鍵字。 例如: 不當得利構成要件: (1) 無法律上原因:自始無法律上原因,或嗣後無法律上原因。 (2) 一方受有利益:包括現存財產增加或財產應減少而未減少。 (3) 他方受有損害:包括現存財產減少或財產應增加而未增加。 (4) 利益與損害間有直接因果關係:二者須基於同一事實。 縮寫筆記: X法律原因,一方+,另一方-,損害⇄利益(同一事實) 第三步:釐清脈絡,重組框架 按照知識點的邏輯關係,將上一步所提煉的重點串起來,並把你的思維路徑畫在a4紙上,此動作可加強你對知識點的理解。如果這個動作不在剛學完就打鐵趁熱的畫下來,一段時間後知識點還是會逐漸遺忘,到時候你又需要重學一次,如此一來花費的時間成本是非常可觀的。 完成以上步驟後,專屬於你的a4紙邏輯圖就形成了,而且這張紙絕對是你後期衝刺複習時最好的筆記,基本上不需要再拿參考書出來翻。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感覺起來很麻煩?沒錯,剛開始我的確也是這樣覺得,但相信我,一頓操作下來,你學習的成效是別人的好幾倍以上,我自己也局得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可以應屆過一試的原因,做一次工得到的效果是別人的好幾倍。 以下提供一些實際操作上的要點: 1. A4紙邏輯圖上不要出現完整句子,只能有「關鍵字」,因為一旦有句子就會開始抄書,屢試不爽。把握這個原則就可以大大訓練你的歸納和記憶能力。切記,知識最後是要記在腦子裡,不是書本上,你考試也是帶腦子不是帶書,所以最好現在就開始訓練關鍵字和運算符號的組合去表述內容,將一切內化到自己的大腦中。 2. 放輕鬆,慢慢練,剛開始畫肯定畫得不好,所以可以先按照目錄和標題把框架搭出來,再慢慢去體現知識點間的邏輯關係,去精煉、刻意練習,要求耐心耐心再耐心,每次練習都是對知識的再次鞏固與記憶,就像學開車一樣,換檔、離合器、方向盤、油門等,剛開始肯定是想一步做一步,但練習久了就會成為連貫動作,一切只是熟能生巧的問題而已。 3. 你的a4邏輯圖不需要很好看,現在不是要經營讀書帳,也不是畫畫比賽,只需要體現上述的邏輯線就好,它的作用是幫助你梳理知識點,切記不要本末倒置,你的任務是利用各種工具過司律,不要本末倒置!
https://wwwq.moex.gov.tw/exam/wFrmExamQandASearch.aspx 高普考各科更正答案公佈啦 有各位快手刀對一下答案吧~~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題目看得懂,但怎麽寫就是無法獲得高分,甚至分數還低於自己的預期值呢? 大家好,我是Olivia,目前就讀台大法碩2年級,同時有在兼職法律系學弟妹家教,最近學生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這個問題,讓我想來跟各位分享一下過去的經驗。 首先,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疑問,不如先問問自己: 1. 聽完課/函授後是怎麼複習知識點的呢? 2. 寫錯題目後是怎麼對待錯題的呢? 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聽完課後我會去用筆記記知識點,做錯題目時,我會去分析原因並整理進錯題本,沒錯,都是很標準的答案,但你仔細想想,這樣的複習真的沒有問題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大部分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是把知識輸入(聽課)與知識輸出(做題)分割開的,聽課是聽課,做題是做題,這個消化過程永遠是單向的,要嘛就消化聽課內容,要嘛就消化錯題,卻從沒出現將知識點和題目相結合進行綜合消化理解,導致出現聽懂知識點卻做不對、做不出題的窘境。 那麼,為什麼會做不對/做不出題目呢? 抽象的法律知識應用到具體的案例情形中,轉化運用的過程出現了問題 單向消化的模式導致學了、背了很多知識點,蛋不知道它們要運用於何種情形,解決什麼問題,因此做題時沒辦法即時且準確的調用大腦中存儲的知識去解決考題中的具體問題。 解決「單向消化」——轉換器學習法 將大腦當作轉換器,左腦輸入知識點,右腦輸入案例,在處理過程中,想辦法將抽象的知識點與具體的案例情形綑綁,並強化到「條件反射」,即看到某個知識點能馬上條件反射想起對應的案例或考題是什麼,這個知識點究竟是用作解決什麼問題;當看到某個案例或題幹時,也能條件反射將生活情境轉化成法律知識,並用所學的具體知識去解題。 轉換器學習法具體步驟: 階段1——聽課中 在你覺得難理解的知識點旁標注或手抄老師舉的案例 階段2——聽課後 時常回頭翻閱講義,但不僅僅只翻看知識點,腦袋要跟著知識點快速反應相對應的案例將抽象的知識與生動的案例進行綑綁回憶(轉換器學習法的第一次綑綁) 階段3——做題後 將錯題的案例用一句話概括、提煉,並寫在講一中對應的知識點旁邊,日後翻看講義時,同時需要多注意錯題的案例(轉換器學習法的第二次綑綁) 為什麼轉換器選習法會有效? 轉換器學習法能綑綁法律制度與案例事實,並在不斷的學習、複習與做題過程中反覆加深兩者間的聯繫,這種做法可以有效的讓你在「案例事實」和「法律規範」間來回思考、相互闡釋,如此一來可以更好的對應司律、國考案例轉變的趨勢! 總結來說,「聽課聽得懂」與「會寫題目」是兩件事,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知識點的應用」,只有當你能夠做到將法律應用到題目中的情境,並解決問題後,所學習的知識才能真真正正的換成甜美的分數。 而「轉換器學習法」就是幫助你培養這種能力的絕佳好工具,綑綁法律與案例事實,在不斷的學習、複習及做題過程中反覆加深三者間的聯繫,彼此滲透、多維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學懂了卻做不對題目的尷尬。
目前每天都固定練習申論題 也陸續看了很多優秀的範本 發現會上的基本都有個人見解 想問個人見解到底要怎麼寫 (我有時候真的沒有想法啊🥲) 有沒有前輩能夠分享一下呢?
老師期中考考了一題何謂董事總經理? 我翻書又google都找不到 再麻煩大家了 謝謝
各位好 小弟現年27 大學畢業後回家接家業 但因為家裡經營的是夕陽產業 近兩年來屢次被爸媽逼去考公職 尤其最近 他們甚至直接把公司門關起來不讓我進去 覺得心很累 我本人其實沒有很愛唸書 且如果不做家業也還能過去朋友公司當機械工程師 可卡在爸媽年事已高 不想讓他們擔心、難過 各位是否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呢? 好考的公職、說服長輩的技巧都可以 或者說也可以分享類似的經歷 小弟在此感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