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好,收到小編邀請,今天想來跟各位分享一些自己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交換期間跟學伴學習到的筆記方式,內容有經過我自己實際使用而調整,好廢話都咖掉,直接開始囉! 一、聽課的重要性 1.即使你自己已經先預習了,也一定要聽課! 教授的作用: (1)連接不同的知識點 (2)講解重點,教授知道他未來要考什麼 (3)傳授書上讀不到的概念與案例 2. 增加學習的形式: 跟著教授講課再學習一次,非常有助於牢記知識、概念 二、為什麼我們很難認真聽課? 1. 很多內容無趣 雖然選擇了自己想念的科系,卻不是全部的學科都是有趣的,如果某一科太難,就會讓你失去信心、感到焦慮又甚至想放棄;太簡單又會太無聊。所以說,很難能讓你剛好對每堂課都很有興趣、能夠專心。 2. 教授講課的方式影響你的學習意願 這個我想很多人都有共鳴,有些教授看得出來很有歷練、很博學,但他真的不擅長「教人」,因此很容易變成照本宣科的方式,讓你不想聽下去 三、聽課的方式 1. 坐在教室的前1/3 坐得越後面,注意力越難集中,因為教室很大,你會開始覺得教授注意不到自己,就會變得沒那麼緊張了。況且,越往後坐,視線內的東西越雜,很容易被影響到,無法集中注意力。還有很大一個重點在於,坐在後面無法看清楚教授的表情,蠻多時候教授講課不只用語言,他的表情、動作都非常重要。比如在講某個知識點時,如果很重要,教授可能會用很嚴肅的表情、加重語氣,可是這些坐在後面的人都感受不到!那就會錯過這些資訊。 2. 聽不懂的時候就把聽到的盡量記下來,不要跳過或放棄 有一部分同學存在這樣的問題,聽不懂教授在說什麼,跟不上教授講解速度又不敢跟教授對視,而且還會產生「自己不會應該自己解決,從基礎知識開始,不要跟著教授」的想法! 這邊奉勸各位打消這種念頭,你完全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自習補進度,完全可以利用預習的時間去鞏固基礎,根本沒必要放棄寶貴的上課時間,而且,一旦你現在放棄聽課,有可能之後就跟不上了。所以當聽不懂教授講什麼的時候,就把聽到的盡量記下來,懂的、不懂的那些都記下來,在課堂結束之後,之後自習再去問同學、教授。 3. 如果你覺得很簡單,或教授照本宣科,可以採取兩種方法: a. 跟著教授使用復述記憶法,把這節課的內容記下來 b. 翻開其他補充教材、題庫,自己擴充教授講的內容,這樣就會知道有哪些沒講到,可以自行補充進去,哪些講的是考點,哪些不是! 4.有選擇的集中 一般很難2小時都保持全神貫注,尤其在你那天滿堂的時候。一般情況來說,大學一節課1小時,靜下來進入狀態就要10分鐘,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就15分鐘,再之後注意力就會減弱。那怎麼才能做到整天都集中精神去聽課呢? 答案是:做不到。所以要有選擇的,把重點內容挑出來,集中精神聽。也就是,有選擇的聽課。 這點是在預習中可以做到的,預習時找出重點與難點,在聽課的時候可以仔細尋找自己要聽的部分。另外也可以選擇科目,對著課表找出自己要聽的科目。 5. 給自己設立一個任務 等課程結束後轉述內容給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人。這個方式非常好用,首先有點難度,因為很多人不見得能轉述,其實是因為沒有真正「學會」;其次帶著這個有點難度的任務去聽課,轉變一下心態與思維,會學的更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