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最新話題

校園bettykuo
法律系雙主修或輔系勸世文

開學將至,最近在新生群裡看到許多大一小可愛們紛紛表示自己想雙主修、輔系(年輕真好 讓我這個大四雙主修仔深感大事不meaw,所以特地在此發個勸世文,希望各位可以考慮清楚再做決定,不然真的會自己把自己搞死(當事人表示偏後悔 🧐雙主修跟輔系有什麼差別? 首先講一下兩個在學分上的差異,雙主修要修完該科系的所有專業必修,最少50學分以上(因你選的校系會多少有差;而輔系則是要修完約20~40多個學分的專業必修。 最關鍵的來了,雙主修可以拿到第兩個學位,輔系與學程則是註記在畢業證書上或另發一張輔系或學程證書。 這邊也簡單解釋一下學程,它是一個專業領域的課程設計包裝,你可以藉由集中修讀該領域專業課程的方式, 在畢業時除了本系的專業外,再多擁有一個跨領域的專長的專業。(所以很多人會跨領域選學程,比較熱門的有會計、行銷等) 🧐雙主修會失去什麼? 在外人眼中,雙主修跟輔系的人可以用「優秀」、「努力」、「勤奮」等一堆正向形容詞稱讚,但對當事人我來說,只能用「犧牲」兩個字來總結。走上這條路,你要犧牲的是生活品質、與朋友玩樂的時間、參與社團活動的時間、選課的自由、家教或打工的時間(對家境不好的朋友來說真的不友善),等待你的是無止盡地衝堂、期中期末考爆炸多的書要唸等狀況。 所以在申請前,真的要三思,想當初有5個同學與我一起申請雙主修,現在退了3個,喔對了,我念的是三峽大學,給各位參考一下。 👉🏻雙主修的好處 1、不怕沒課上,只怕課太多:除了通識跟跨院的課還是需要搶,其他的你只需要擔心衝堂跟書包重到肩帶斷掉而已,愛學習的朋友興奮了嗎? 2、有兩個科系的背景,思考面向更廣:雙主修的科系與你的本科會相輔相成,若能結合兩著的脈絡和資訊,思考面向將更廣闊多元,簡單來說,一加一大於二。 3、畢業出路更廣:這點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產業更迭快速的社會,基本沒有像過去一樣完全只專於某個方面的工作,所有產業多少都會有相關聯,的這點在法律系也是一樣的,因此懂的越多、機會越多,自然走的路更加多元。 4、更加獨立自主、懂得利用時間:雙主修、輔系要唸的書比其他同學更多,因此每顆能分配到的時間相對更少,學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最佳的學習計畫,絕對是必修中的必修!且因為衝堂的關係,你也會有不少課被安排到陌生的班級,因此更得學著一個人獨處、學習等。 看到這邊,應該有打碎一些雙主修/輔系夢的朋友,但若你還是毅然決然地想選擇雙主修/輔系,這邊也給你一些建議跟準備方式: A.確認你學校的門檻:每個學校對雙主修根腐系的申請標準會多少有些不同,但對成績絕對是有要求的,為了更有效率地取得理想的成績,建議各位可以多參考Dcard、FB校板的課程選修心得,找出符合你要求的課(白話文:甜課),拉高平均成績。 B.雙主修跟輔系同時申請:有些熱門系所的雙主修並不是這麼好申請的(不是一次就會過,所以兩個都申請算是保險己見的一個做法,沒魚蝦也好,可以先輔系,明年再申請一次。 C.預先規劃要上的課程:如上文所述,雙主修/輔系衝堂的機率高到嚇死人,所以建議各位先確認好每學期應該修哪些課、如果有真的無法解決的衝堂,也可以提早安排跨校選修、暑修等方式。 D.主動認識同學:多認識一個同學在關鍵時刻真的可以救你一命,因為很多課都要分組(超煩),如果不想每次都被雷包雷,建議趁開學大家都不認識的時候先下手為強吧!(再不然也去認識其他雙主修或輔系的人,如果請假也比較好有個照應) F. 掌握分組報告的時間:許多教授喜歡讓同學自己安排何時報告,一般同學普遍喜歡在其中前後再報告,但對申請雙主修或輔系的你來說,照做就是直接完蛋(你的期中忙碌程度是別人的20000倍)!所以建議各位,能自己安排時間就盡量跟期中或期末錯開,避免蠟燭兩頭燒。 以上這些給各位有想雙主修或輔系的朋友們簡單做個參考,如果其他前輩有更深入的分享,也歡迎在留言處與我交流,一人一句(能救一個是一個?! 今天就先到這邊

0
26
670
國考chgh1969
司法特考的類科

請問各位前輩,司法特考四等書記官與執達員的錄取率和工作性質的比較,以及其各考科的準備技巧,謝謝!

3
0
451
生活法律ggyy1120d
朋友出車禍把我當免費法扶

各位法律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身邊親朋好友一但知道你是法律系的,不管出了什麼事都會第一時間跑來諮詢,把你的話奉為聖旨,搞得好像你已經是執業律師一樣,壓力超大。 很不巧的,上個月小弟我本人身邊就發生了這種事,朋友A是我高中同學(但不太熟),今年1月初去外縣市玩的時候在當地發生了車禍,但他一直堅稱自己沒錯(即便當時到現場的警察都跟他說他一定會有肇責了),於是從2月多就開始瘋狂私訊轟炸我相關問題,如果不回還會奪命連環摳。 簡單跟各位描述一下車禍過程好了,當時朋友A因公車靠站而被卡在後面,他後面有一輛機車對其揮手示意說可以過,他切出來後被該名騎士撞倒,但因為他當時切出來沒有打方向燈,而轉彎車要禮讓直行車,所以真的不太可能0肇責(如下圖) https://i.imgur.com/tQWUXIH.png 我真的被他煩到有點心累,之前照三餐打來問我說要怎麼跟對方談,後來和解不成又改問怎麼提告。重點他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連假日都狂約我出來說要吃飯(但其實又要談車禍),想問問各位板上大大遇到這種事情都怎麼處理呢? 還是說我應該直接封鎖他(?

3
13
591
校園sunny200608
菜鳥律師寫給大學生的話

(這篇寫給想考司律的朋友) 一、不要從大一就開始廢寢忘食的唸書,會錯過燦爛的大學生活。 二、有興趣有需求再考研究所,千萬不要跟風,研究所可能讓你很會報告,但不一定會教你怎麼探知當事人真正的需求。 三、拜託你各位積極去參加社團、校外活動、跨領域活動、輔系雙主修......這些都會成為你執業的養分(尤其執業初期),法律人不只要會法律,還需要社會化,跟靈活跳躍的思維。 四、考司律最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埋頭苦讀,在擬定自己讀書計畫前,多問問學長姐是怎麼準備的,讀了哪些書、如何安排時間,心裡有底了再開始著手準備。 五、考司律要設停損點,三年五年考不上就不要再浪費生命,從商賺大錢去吧,行行出狀元!

5
33
893
國考1200daily
一個應屆法律系畢業生對律改400分的想法

前幾天在Dcard上看到有人在討論律改400分門檻的事情, 身為一個應屆法律系畢業生,真心感到很困惑,到底為什麽這個制度可以通過、甚至已經實施3年了... A 107年度之前考制 參加第二試之考生成績,於應試考生排名前1/3者即可通過考試,取得律師考試及格。過去幾年最低錄取總分(即排名前1/3的底標)約為480分上下。 B 107年度之後考制 107年之後,考選部新增「400分門檻」,即扣除國文(100分)及選考(100分)科目後,其他科目總分(滿分800分)加總應超過400分,且同時亦須符合應試考生成績排名前三分之一始通過律師考試。因此出現不少超過三分之一門檻但專業科目總分沒超過400分之考生,這些考生在舊制下可以通過考試,新制下卻被400分門檻所擋下。 重點來了,400分門檻的正當性根本就不足 (一)考選部有做事前評估報告嗎? 考選部從頭到尾只給了105、106兩年律師考試的成績分佈圖,不是「考制評估報告」,不是「考制評估報告」,不是「考制評估報告」。制度一改,107年律師錄取率直接降到8.25%(106年9.98%)。 (二)為何需要設置及格制門檻?
過去律師考試及格門檻採「比例制」,即該屆考生的前多少百分比為及格標準,優點是可以避免閱卷標準不一或是考試難易度有別而影響考生錄取及格可能性;缺點(或許也不是缺點)是每年有固定比例的考生及格。針對為何需要設置及格制門檻,蔡部長於備詢時說:「因為那是我們目前國家考試的一個共通的基本門檻,先前律師考試也都有這樣的規定。」蔡部長所謂「過去也有這樣規定」指的是民國90年專技人員考試法的規定,「律師固定比例16%及格制且專業科目平均成績須達50分」,但該規定隨即在民國92年律師考試規則修正發布而取消。換言之,部長的意思是,過去曾經採行及格制而現在為什麼不能做?但這個及格制僅使用2年,過去被檢討認為不適宜,為何現在卻又認為是合適的考試制度嗎? (三)400分從何而來?
第三個層次的問題是,若真的要訂立及格分數,那要訂多少?門檻「400分」怎麼來的?為何不是500分?600分? 考選部在「律師考試規則第19條修正草案說明」中提到,「為發揮考評律師專業執業能力之功能,提升考試及格者於專業科目公、民、刑、商事法等四大核心領域之水準,修正律師考試規則第19條相關規定,訂定最低錄取分數門檻,以強化考試及格標準與專業能力、考試實際表現之關連性。」換言之,設置及格制目的希望提升律師專業技能水準。惟會議中曾提出甲乙兩案,分別為及格門檻440及400分,最後採取衝擊性較小之乙案(400分),倘及格制目的真的在於提升律師專業技能水準,何不就採取較高門檻的440分呢?考選部又何必害怕採取440分會造成通過人數銳減之巨大衝擊?更遑論國家考試分數與律師專業技能是否有正相關。 簡言之,考選部毫無400分門檻設置的正當化基礎。考選部事前沒有進行評估,對於為何需要設置及格制的論理基礎也不足,最後對於確切的及格分數決定也無科學性、邏輯性的論理。 以上內容引自: https://lovetmac01.medium.com/律師考試之400分門檻-b2dbe4e22c0d 醫學系招生採的總量管制;會計跟建築系有成績保留制;而法律系,一次沒上?對不起明年再來喔。 我們是有招誰惹誰嗎?明明當初也是辛辛苦苦考到文組最頂的成績,卻要面對考制朝令夕改、缺乏正當性的400分荒謬規定。 全部國考就我們最衰,一下寬一下嚴,訴訟還被駁回?? https://www.facebook.com/BERAssociation2017/posts/2959266971010157 https://plainlaw.me/2017/08/19/pass/ 附不合理的詳細論述 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RAssociation2017 這邊附上律師考試改革協會的粉專 希望有更多人關注這個議題 讓法律人能夠得到公正、合理的對待 而不是無限重考的地獄

1
15
475
學習810928ken
國考生的自制力提升指南

自制力,自我克制的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但程度不一。 很明顯的,大多數人面對這個到處都是誘惑的世界,常常無法堅守自己的立場,因此,我們常常想靠外力或其他方法「增強」它。 增強自制力真的這麼難嗎? 不,要發揮自制力,就要在關鍵時候找出自己真正的動力,善用「我真正想做的力量」。 因為我們的自制力就是善用「我要去做」、「我不去做」、「我真正想做」三種力量來達成目標。 
每個人的腦中都住著兩個自己,一個隨心所欲、衝動行事,另一個則控制衝動,懂的延遲享受,現實生活中你所做的決定就是不斷在這兩個我間切換的結果。一旦兩個我相互牴觸,勢必其中一個要推翻掉另一個的主張。 要成功克服意志力挑戰,就要找出利用原始本能的方法,不是一昧與其對抗。
 一件事的結果取決於我們下的一連串決定,所以,在訂立強化自制力的具體目標前,必須先自問: 我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做決定嗎? 提高自制力方法1:記錄你一整週的決定 要提高自制力,首先必須擁有更高的自我察覺能力,即「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再做決定」,這個能力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難度很高,這邊簡單舉個例說明:你覺得自己一天平均做了幾次關於食物的決定?我自己當初是估計約14~15次,結果一週後統計發現,結果竟高達139次/天(每一個跟食物有關的決定都照實紀錄)。 將一整天的決定記錄決定下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能在一天結束之際回顧它們,試著去分析哪些有助於達成你的目標、哪些沒有(甚至可能導致失敗)。同時,這個方法也能幫助你慢慢減少因分心所做出的決定,我推薦大家可以連續記錄一整週,效果蠻顯著的。 用這個方法重點在於:「你能不能越來越快察覺到自己對某些事物已動了念頭?」以及「在什麼想法、何種場景或感受之下,最容易產生衝動?」 提高自制力方法2:冥想 規律運動的人身體通常比較健康,同理,規律冥想的人,自制力通常比較好。我知道許多人可能沒有冥想的習慣,所以這邊教大家一個輕量級的「5分鐘冥想練習」: STEP 1:靜坐在一個位置上。 以盤腿或雙腿平放的姿勢坐下,脊椎打直,雙手放鬆並垂直平放在大腿上,保持心態平靜,若忍不住想抓癢,建議適當調整手臂擺放的位置,你可以藉這個步驟學會如何控制自己,不受大腦或其他因素的衝動所影響。 STEP 2:專注在呼吸上 閉上眼睛,將眼神集中於正前方的一點。開始調整呼吸,這邊建議各位可以使用腹式呼吸(想像你睡覺前最為放鬆的呼吸方式),吸氣的時候心中念「吸氣」、吐氣的時候也提醒自己「吐氣」,通常新手會因為這個動作過於枯燥,在此處心思產生雜念,所以,每當你發現自己開始想其他事情的時候,就要馬上把注意力放回「吸~吐~」的動作上,久而久之便可養成習慣。
 STEP 3:開始觀察自己的思緒是如何飄移的 1~2分鐘後,可以慢慢試著不再腦中想著「吸~吐~」的聲音,專注於呼吸本身帶給你的感受。可能是空氣進入氣管的感覺、胸腔或腹腔的收縮與擴張......這個時候,由於不在默想「吸~吐~」,你的心思會更容易產生飄移的狀況,沒關係,可以反覆剛剛的動作:發現飄移➡️專注呼吸➡️默想「吸~吐~」。 冥想有助於同時訓練你的自我察覺能力與自制力(真心推薦),我建議大家可以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進行,時間可以從短慢慢拉長。(5 mins/ 10 mins/ 15mins) 這邊我也要提到一個重點——「冥想做不好,依舊可以提升自制力」。 我自己剛開始冥想的時候總會莫名其妙就開始思緒飄移,接著無限輪迴呼吸那一part,久而久之覺得很沒有成就感就暫停了一陣子。但一週後我發現,「有冥想
」跟「沒冥想」的差距還是很顯著的,只要有練習,在工作或學習上,多少還是會有幫助(尤其你堅持一段時間後突然停止冥想,真的差很多)。你要專注的結果並不是冥想的當下自己是否有淨空心思、專心放空,不,恰恰相反,你應該要專注得結果是「在工作或學習上,是否能夠不斷導正自己分心的行為,回到目標上」。 結論:「冥想做得越不好,對現實生活反而越有幫助」。 所以這邊也鼓勵各位不要害怕自己「無法放空冥想」。現在就試試看吧! 就五分鐘,結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 以上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2
43
671
生活法律angel98046
貼圖與肖像權

想請問,如果自己畫明星的Q版line貼圖,會不會侵犯明星本人的肖像權,或是有其他違法的地方?假設取得明星本人同意後,是不是就可以向line公司提出申請了?

2
0
171
生活法律bearlovely
發問 吃糖果蛀牙可以告傷害嗎

本女子超愛吃糖,可以一下午吃掉一條那種日本味覺糖 突然想到吃糖害我蛀牙的話可以告糖果公司傷害嗎?

7
3
351
校園bb1102jim
法律人就是要加辯論社啊!不然要幹嘛?

根據我大學參加6個社團的經驗,真心推薦各位新進法律人參加辯論社。 你問我為什麼?這邊幫各位羅列六大好處(順邊偷偷幫台大健言社打一下廣告!我是已畢業的學姊) 1、增廣見識 參加台大健言,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辯目。一學期打超過10個題目都是常態,如:言論自由、環境保護、人倫道德、智慧財產....,而每遇到一個題目,從撰寫一辯稿、質詢練習、需根解損(需求、根屬、解決、損益)不同層次的思考,這使我比其他同學更能了解許多議題的不同論點,以及其背後的立論主張。這個部分同時也會讓你在處理法律議題上,更了解某些案例、法條背後代表的實質意義,而不再只是一行行要背誦的文字。(論證的能力,也影響你申論的能力) 2、收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 呈上述,由於辯論主題多元,每次寫稿前都要搜集大量資料。但問題來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隨便丟一組關鍵字都能找到海量資料,那你要怎麼找到能幫助你辯贏對方的「關鍵資料」就成為重點。 我個人剛加入辯論社時擔任主辯稿的資料收集者,因此算是心有戚戚焉。還記得一開始,我總不明白為何前輩只需10分鐘即可輕鬆搞定一個論點,我自己花了整整一小時看資料,卻還是不確定哪些是有用資訊、哪些是沒用的廢話。 這部分就牽涉到一個重點——「客觀資訊與主觀論述的差異」。舉天氣的例子來說,「今日氣溫28度,降雨機率30%」這是客觀的描述,但「今天天氣很熱,出門應該不用帶傘吧」這就是屬於主觀論述,每個人對熱與冷、是否該帶傘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如何利用客觀資料去論證或選擇做價值渲染來增加說服力,都是有趣的環節。 3、團隊協作能力 這部分跟球賽很像,我這邊舉奧瑞岡辯論賽的例子,規則是由三個人組成一方,並依申論順序稱為一辯、二辯以及三辯,各進行一次申論、質詢、答辯,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擔任不同職責。個人能力強不代表你就妥妥的能贏,因為每個人的表現都至關重要,誰負責找、分析資料、誰負責凝聚向心力、誰的論點最有道理(能說服另一方)、遇到挫折如何重振等等問題,都是會一再碰到的,一但熟悉了那個感覺,久而久之你就可以輕鬆的融入在任何一個團隊裡(尤其通識課分組)。 4、訓練系統性思維 對法律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說到底,系統性思維跟一般思維就是一個見樹跟見林的問題,如果每次遇到事件都只停留在單一問題的表層,那真的不算對問題有「了解」,而參加辯論的好處在於,這是一個說服對方的遊戲,所以比起單一事件,我們更常要去刨的是「為什麼會這樣?」、「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壞處又是什麼?」、「所以呢?」等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問題,去論證,去渲染,就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當申論題寫到個人見解的時候,也能更好地寫出符合題幹的論述。 5、說服力與談判力 這兩個可說是辯論的核心。所謂辯論,就是希望能透過你這一方提出的資料、邏輯與道理去說服他人「改變行為」,因此過程中,你可以很自然的培養出「找問題在哪」的能力。為何對方不接受我的觀點? 是論證不足嗎?那就提供他資料佐證;是價值觀不合嗎?那試著投其所好,誘發對方改變對事件的看法;又或者其他問題,慢慢的逐一擊潰對方的疑慮,最後達成「說服其改變行為」的最終結果。(這點如何應用在生活中應該不用我多加解釋吧) 6、臨場反應與即席演說 對法律系來說,口語表達真的是重中之重。在辯論賽中,質詢與被質詢時的臨場反應就是你訓練即席演講功力的關鍵時刻。很多害羞內向的人(包括曾經的我)在大學前完全不敢站在大家面前講話超過3分鐘,但透過辯論的洗禮,現在的我已能獨立在客戶面前滔滔不絕1~2小時,相信我,辯論真的很有用。
 想打破舒適圈?加辯論啦! 台大健言 等你來辯

2
25
517
學習mialan950724
如何寫法律小論文?

大家好,我現在是高一生,想參加全國高中小論文比賽,選法律組。因為我才高一,沒有了解很多法條,想請問各位該如何精準的掌握法條的使用?內容該朝哪種方向寫?(法條敘述、主觀或客觀想法、深入探究等所佔文章之比例?)謝謝大家^*^

6
3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