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最新話題

國考vv499jfg
你為什麼會「沒辦法持續專注讀書」?(上)

繼上一片篇在IG得到大家厚愛後,很快又收到小編的邀稿。所以我又來了!今天我們來討論另一個大家都想擁有的能力——「保持專注力」。 首先老樣子,問問各位,你最近一次感受到自己非常專注在某事物上,是什麼時候? 1、2、3 這個問題我問過身邊數十個好友,總結出的答案真是驚奇的一致,那就是——「當你希望自己的才能或專長得以發揮且達成所期望的目標之時」。我知道這句有點長,反覆讀個幾次,再想想你自己的狀況,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在休閒娛樂、工作又或者學習上,這句話都驚人的相符? 沒錯,即便是一場球賽、遊戲,仔細回想、分析後你也會發現,每個專注行為的背後,都隱含著「自我實現」的目標。 如何控制「專注力」? 作為一個曾為兩年全職考生的人,常常遇到一個很幹的狀況,那就是「我想唸書,卻一個字都念不下去」。相信在場的各位也多少有過這種經歷,在此,我給各位一個建議,先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狀況。通常會這樣,有兩個可能,第一,你沒有真的下定決心,第二,情緒不穩定。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你一定會想說,不對欸,我都已經起的七早八早到外面讀書,怎麼可能會「沒有下決心」?先別激動,這裡的「沒下定決心」是指「潛意識跟顯意識兩者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不一」,拿讀書來說,顯意識的你認為它重要,影響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但潛意識的你,其實內心深處可能並沒有那麼想要這個藉由讀書所帶來的「成果」。(每個人情況不一,我這邊舉的例是自己剛開始全職考生的時的狀況) 第二,情緒不穩定。OK,先來定義一下何為「穩定」,所謂穩定,指的是情緒在「中間值」,即不偏向任何一方的中立狀態。考生(尤其全職考生)之所以無法專注,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沈浸在挫敗、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中,在這樣的狀態下,是沒辦法真正獲得「專注」的,想當然,讀書效率也很差。因此,想維持專注力時,你必須屏棄這些正反兩面的情緒,保持既不開心也不難過、中立且安定的感受。 怎麼解放情緒? 在長達兩年全職考生過程中,我總結出兩個方式,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得到釋放,以下分享給大家,如果你也有其他好的方式,歡迎在底下跟我分享、交流。 釐清負面情緒的原因:就像解題一樣,先解構出概念,才能寫出完整的答案。通常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很單一,不是同儕就是家人的話(或者社群動態),這時候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試圖扭轉想法」、「勇於接受失敗」,我知道聽起來很雞湯,但做起來也真的是很有用(叔叔是過來人)!實際做法大概是你可以用一張A4紙,把所有擔心、焦慮的點寫出來,再換一個顏色的筆寫出能夠怎麼改變、或者你希望怎麼做。到最後你可能會發現,狀況根本沒那麼糟!是你自己把它想得很糟,自始至終,你要過的都是自己心裡那關。 想像自己上榜的畫面:先不要急著砲我,這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我們的潛意識無法區分想像與現實,因此對你想像出來的畫面、景象,它會照單全收,且對維穩情緒同樣很有幫助。 今天先分享到這邊,明天再繼續分享練習專注力的練習方式,篇幅不小心有點長,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5
69
819
學習110988ghu
那些推薦給新生的法律自媒體

嗨~又是我,上次寫完之後躺在床上,又突然想到好多可以講的,所以今天決定又來開一次副本,希望各位不要嫌煩(霸脫 首先說說追蹤自媒體的好處,個人最有感的就是,可以看到你學習的知識實際應用在現實世界中的樣子,而且社群貼文通常篇幅不會太長,3~5分鐘就可以看完一個案例,輕鬆為自己增加新知,整個賺爆!所以現在趕快來分享我個人平時有在追蹤的6個法律相關自媒體,各位學弟妹們可依自己的喜好來挑選,另外,如果大家有推薦的優秀自媒體也歡迎在留言區補充唷! 1、法律百科: 這是一個非營利的自媒體,我從高中就追蹤至今,真心敬佩他們的理念,這邊引用一下官網描述: 「鼓勵所有人提問、法律人貢獻內容,成果無償與眾人共享,讓知識自由傳遞。」 他們主要提供提供平台,一方面讓一般民眾可以上去發問自己遇到的生活法律問題(我自己問過車禍相關問題),一方面也開放法律人上平台回答這些問題,並且這一切都是免費的!我覺得好處在於,你可以上去瀏覽前人發問的問題,因為都是他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非常真實!且上面前輩們的回答架構也都蠻適合新生參考的,讓你短時間內獲得大進步!超推~
 2、法律白話文運動: 這個自媒體的知名度應該是今天6個裡面最高的,由一群期待台灣擁有法律專業媒體的法律人所組成。我認為這個自媒體最棒的點在於「時事議題更新速度」,真的不誇張,幾乎是跟新聞媒體做到同步(大家可以參考前段時間奧運的議題發文),有夠快!而且分段、下標及篇幅都十分恰到好處,不會太艱澀,也不會太淺,對法律人可說是一大寶藏!而且他們的Podcast也做得很好!(怒推坑~你各位快追蹤rrr) 3、一分鐘法律教室(一起讀判決): 這是一個分享判決、論文跟其他法律訊息的平台,我個人很喜歡他下小標的方式,會清楚的告訴你涉及的概念、立法緣由及結果等...,有時候還會探討一下司律考試的題目,整個就很實用對吧?但這邊還是小mur mur一下,這平台的文章比較多在講憲法跟刑事,其他資料就相對比較少,但對新鮮人來說,我覺得很可以了! 4、司法院IG: 司法院的調性我個人蠻喜歡的!它跟前面幾個比較不一樣的點在敘事風格,小編會以梗圖、較有趣的方式(大比鳥那篇)切入問題的法律層面,算是比較輕量型的法律自媒體,算是可以讓各位輕鬆一下的好去處(? 5、法律好朋友: 這個自媒體是我剛上大學時發現的,官網長得雖然走點像內容農場(霸脫不要吉我,但文章的易讀性蠻高的,也很生活化!適合高中生跟剛上大學的法律系新生,但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他更新的頻率沒有上述其他家高,大多數文章都是2018~2019年的,如果會介意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斟酌。 6、法操 Follaw: 這家是我私心最愛的自媒體,它的特點在於會討論電影、書籍的法律層面議題(我之前都會看完再去找書看,如果是愛看電影的小夥伴,真心推薦!還有個系列叫做「不務正業的法律人」,壞介紹一些有名的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的思想、出生與法律相關的部分,蠻有趣的!

2
40
550
國考chienstudy
中選會相關救濟方式

因為讀到109的行政法(課本較舊⋯) 內容有提到公平交易法及衛星廣播電視法,人民若不服其行政處分,可直接適用行政訴訟程序,想請問各位前輩:中選會也是如此嗎?還是尚未修改呢? 謝謝!祝各位金榜題名🏆!

2
2
153
學習mialan950724
如何寫法律文章?

大家好,我現在是高中生 想寫法律文章,請問大家有沒有什麼經驗或是格式等等的,謝謝大家🙏🏻

4
3
341
國考ayunina4018
農田水利會會長是否屬於刑法上公務員?

如題, 想請問農田水利會會長是否屬於刑法上公務員? 我印象似乎有修法的樣子… 修法內容似乎影響行政法與刑法方面

1
2
274
學習110988ghu
TO法律系新生的一些建議

轉眼間離開學不久了,你各位法律系新生準備好了嗎?🌝🌝身為一個公館遊樂園大三的法律系學生,想趁現在簡單分享一下去年一整年的心得,希望能多少幫到你們,以下我列出3件上法律系之後覺得最重要的事: (偷偷os:希望小編可以轉一下我這篇) 1. 英文: 你一定會想說,蛤?我看網路上說參考書、教科書都中文啊!是沒錯,但如果想進好的事務所或大公司,英文能力巨重要的。很多外商或台灣大公司比起有照律師,更喜歡用在國外念JD的人,就算這些人對台灣法一竅不通也沒差,英文好就是屌,洋墨水的威力你各位真的不要小看。所以建議新生可以趁現在還沒踏入校園,先檢視一下自己的英文能力到哪,我當初是指考完直接去考了一次多益,當初大概是900左右,其實可免修大一英文,但為了怕生疏我還是另外修了高階英語(事實證明蠻有效的)。如果英文不好的話,那建議現在開始補,相信我,它比想像中重要200倍。 2. 社團活動: 法律系的課業雖然重,但我真心建議各位不要因此就完全不參與社團活動,因為其實不少社團都能為你的未來起到加分作用。而且還能順便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讓我不邊緣),整個賺爆!以我個人來說,大一就參加法律服務社,顧名思義,就是幫別人做法律諮詢的,雖然一開始覺得有點麻煩,課外還要花個人時間研究不同case的問題,可是後面發現,這其實蠻棒的,能順便檢視自己是否能學以致用,所以建議各位學弟妹可以看看自己的學校有沒有相似性質的社團,即使沒有也沒關係,選一個你有興趣的參加,也能為你的大學生活增添不少趣味跟人脈。(如果有人想看還有哪些其他社團也很加分,可以留言告訴我) 3.邏輯思考: 這其實是我覺得3件事裡面最重要的,尤其對上法律系的你來說。相信現在的你多少都會有:我要會背許多法條!這種想法,但事實上,以案例分析導出適用的法規才是常見的作法(你寫申論題也是這樣),重點在你是否能理解立法的理由,整個架構跟脈絡,並且應用到實際的案例之中,因此邏輯思考非常重要,而要訓練這點,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開始檢視自己的言行,有沒有符合一些基礎原則(e.g.全面性、找出共通特性問題、提出假設並驗證……),以下也推薦這篇好文,個人覺得寫得很好!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8/post/201908220043/原來邏輯可以靠後天訓練! 好啦~以上3點就是給法律系新生的一些小建議,希望各位都能如期踏入校園、想修的課都能搶到!我們下次再見886

2
28
476
學習frankchen887
關於學習,最重要的事情

目前正在準備今年的司法官考試,作為考生,一延再延的考試讓人有些苦悶。 專注準備的這幾個月,除了備考,也反思了不少自己以前的習慣和學習方式,在法律人社群的第一篇文章,就拿來紓發一下自己的省思。 在台大的這段日子,大一大二放飛自我沒什麼好說,大三才回意識是抉擇的時候了,當時花了兩週,爬遍了所有Ptt、Dcard上的所有司法官上榜心得,盤點所有應當準備的範圍與內容後,評估若沒有找到正確且有效的準備方式,上榜不說,估計考試都要涼涼。 首先,關於學習,我認為最要的事情就是對學習這件事情的認識。學習就像是就像投資,優異的投資往往決定在如何衡量和評估,找到好的標準和紀律。我認為最為優先的是必須認清備考中,哪些事情對你影響最大,例如: 睡眠品質:透過拒絕所有吃雞、打lol邀約,強制固定睡眠時間、好的床墊枕頭、把睡眠品質提升到最高。私心認為這個最為重要,睡眠既是每天的日常行為,壞習慣直接影響多年表現,此外連動你的心情和精神,不得不謹慎去調整和提升。 精神狀況:了解自己一天之中,何時最清醒,專注力在高峰的時候去準備最難懂的章節,和複習曾經受挫的題目,原則上就是20/80法則的應用。 讀書時間:每日越早越好,設定最低時數,這樣的好處是每日有最大彈性進行調整,當下午有情緒起伏、好友意外狀況,你都會因為每日清晨或更早的開始學習,讓自己保持一定程度上得學習進度。 複習次數:前期慢速打底,並且每天每週都要複習前天、前週的內容,只要沒辦法隨時回想就回去快速翻閱,確保次數能讓你隨時想起你的學習內容。 做題練筆:用分數幫你當週、當月的成果說話,有紀律的刷題練筆最為重要,並且要找到人協助檢討,死皮賴臉的找助教幫忙也是一種選擇。 冥想:所謂的冥想是不帶任何想法的放空,每日固定的30分鐘冥想,讓自己靜空所有雜訊,加上30分鐘專注的閉眼思考當天所讀的內容,尤為重要,這代表的你學的東西有沒有成為你腦袋中的養分,同時也讓你有時間與自己對話。 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提醒自己,非每件事都同等重要,在安排的工作中,做某些事情的投資報酬率一定會比其他事情高,選擇會「連動」影響到其他事情的事情,優先改善和突破。 此外,衡量自己成果的最好方式,就是每天結束時,問自己一格簡單的問題:我完成了多少原定計劃的事情?幫你做完原定計畫的事情,表示你很清楚自己得目標,並按部就班地完成。 以上簡單總結了一些我個人親身實踐過的方式,分享給大家,也期望自己能早日上岸。

3
38
527
國考vv499jfg
準備公職考試的你,為什麼總有念不完的書?

各位準備司律、國考的考生們一定常在苦讀了一整天後,躺在床上自問這個問題,小弟我本人在109年司律上岸前,也因這個問題懷疑人生多次,而後陸續看了許多書、詢問身邊的考生朋友,發現一個根本問題:大多數人不懂讀書正確方法。 我想先問各位一個問題,你唸書的時候會不會同時在腦中默念出眼睛看到的內容? 相信各位都對小學時,老師總會要我們大聲朗誦課文的場景不陌生,而就是從這時開始,你開始以為讀書就是要像課堂上一樣,在腦中默念出每一個字才算是在「唸書」,但這點其實大大降低了多數人的唸書效率,也限制了我們「速讀」的潛能。 對你沒看錯,「速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速讀」。 這裡想先定義一下「速讀」,坊間都會強調一分鐘幾百字,多久就能讀完一本書,但你仔細想想,若唸的速度很快,也很快就忘記,那還算是速讀嗎?換個問法,這樣的「速讀」還有意義嗎? 因此大多數人渴望的「速讀」應該是:讀的速度快,同時能吸收、留存書裡的的知識。而想達成這樣的目的,就必須先瞭解你的大腦是怎麼記憶的,聽起來要開始無聊了?對你要忍耐一下,但相信我這真的有用。 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盡可能將書的內容記得越多越好,但事實就是:沒可能!因為你的大腦本來就不是這樣記東西的。大腦分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而這個短期記憶就像電腦的緩存,一次大概運行3~5個頁面或應用程式還能跑得動,一次開太多就會當機,以你的大腦來說呢?就是記不住了。 OK,所以知道這個道理後,你可以嘗試看看,當唸一本教科書的時候,抓一個很短的時間(我自己是15分鐘),把某個Chapter的重點以10個知識點寫出來(一定要用紙筆,不要偷懶用電腦),為什麼要這樣呢?三個字——「目的性」。 你可以把這個動作想像成「戰略目標」,當你知道怎麼篩選出知識點,就不會浪費時間去讀那些相對沒這麼重要的地方,造成顧此失彼的慘劇。接著還記得我剛剛提到的15分鐘跟要用紙筆寫出來嗎?時間是為了讓你增添效率(人在壓力下才能展現潛能)。 而寫出來這個動作是為了達到「精簡」,紙就那麼大(我個人都用A5大小),所以沒辦法寫太多內容,這時你必須去思考關鍵字是否夠精準,才能讓你把漏漏長的概念講清楚。 大家都知道的民法中,關於法律行為的代理,區分和熟讀無權代理與表件代理是重要的,但是對於這樣的Chapter,若以不超過10個知識點概括:從代理的意義與功能、代理的要件、類似代理的制度、代理的法律效果、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等方式,區隔並記憶知識點。 若能從這些簡短的知識點中回推出書中概念時,恭喜你,在寫申論題或是實際運用時,就會有更精確和全面的切入點。當然,最後也不要忘記定時複習!(我個人是三天把這些重點拿出來再唸一次) 以上是小弟實作後認為很有效的方式,若大家有其他方法,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感謝你的閱讀,最後祝福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3
50
712
梗圖a106010124
搶一下頭香

https://i.imgur.com/XDDvHgL.png 要開學了嗚嗚 https://i.imgur.com/Jxpz6TE.png https://i.imgur.com/3ntedaA.png

1
6
463
學習板zoy284
法官助理考取、職務經驗分享

前兩帖前輩們講解十分詳細,在此僅做個人經驗分享 考取經驗 畢業後當了全職考生一陣子,落榜打擊加上經濟壓力,後期腦袋相當昏沉。嗣聞考取律師後,若有研究所或法助經驗實習會好找一點,便開始了我的環島考法助之旅。 全台各法院平均一年會開一次考試,流動率高的北三院和桃院等會開兩次到三次。考試難度與四等司法特考相當或略低,比起爭點論述更偏法條操作(無法典,有背有分)。 考試資訊在司法院官網「徵人啟事」都找得到。 就個人而言,能免費練筆和實地走訪各法院,有助於增強輸出、重振心志,就算沒有經濟壓力,仍推薦給讀到頭炸心慌的考生。 有經濟壓力的話,推薦北三院和桃院。我是從北三院開始考,自覺寫得超爛(法條都引不出來)還是有上榜,而且很快通知,就是可能得賣點肝 工作內容 草擬裁判:套句前輩的話,就是「替法官射出去的箭畫靶」。 法官大多僅指示結論(處分或刑度),我們翻閱卷宗,依自身專業,找出法官結論的依據,套入例稿生出裁判,無論如何都得不出一樣的心證時,才回去請法官指點迷津。可說是和法官思考逐漸同化的過程,可提升對裁判格式、專業用語熟悉度,以及法律敏銳度。 (法官改完、裁判出來後,個人習慣逐字「對答案」,相當刺激) 優點 薪資:對大學畢業生起薪來說算不錯,大都市外或許能存點錢 同事關係:原則上各法助服務的法官是固定的,跟其他法助間不需合作,沒有利害,大多和樂融融,最差也能安穩度日。 缺點 定位不明:介於公務員和勞工之間(依法應為勞工,但沒有勞動節放假,有國旅卡…呃) 沒有身分保障:就算開始跟到超好法官,但每年法官調動期還是緊張(聽過做了十幾年的法助,在換法官後迅速被解雇) 備考部分 時間:看各法院,甚至各庭各法官,本人在北三院,但幸運的加班一個月最多三天。工作不用(能)帶回家,一天還是能讀四到五小時。 環境:不是所有法助都打算繼續考試,聽同事們聊出遊、遊戲、股票,心要不飄需要一定毅力。但以個人經驗,只要碰一點點實務,讀書時思緒敏銳度就不一樣。 隨意小結 1. 跟到什麼樣的法官是緣分,有時候甚至是眼緣問題(有朋友在公認「大刀」的法官手下過得平穩),只能說認真態度是必備。 2. 想當初團體面試時,左邊兩個律師,右邊兩個他院法助,想說沒機會了,誰知錄取後法官跟我說:我們就是要挑你這種白紙。所以無經驗的各位也別自卑,是有法官需要「白紙」的~ 唔抱歉,不小心也爆字數了 有問題歡迎再提問啦

6
20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