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學測放榜後對於學校(中興法)不甚滿意,但還是不想放棄學校考分科,於是想報考112的轉學考,目標是台大和政大,想請問各位學長姐都是怎麼讀民總與刑總,讀書的順序為何?(ex:教科書➡️參考書➡️解題書)🥹🥹🥹
小弟學測放榜後對於學校(中興法)不甚滿意,但還是不想放棄學校考分科,於是想報考112的轉學考,目標是台大和政大,想請問各位學長姐都是怎麼讀民總與刑總,讀書的順序為何?(ex:教科書➡️參考書➡️解題書)🥹🥹🥹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363179 剛看到一篇蠻離譜的社論 我的天啊 太多概念置換了吧 判決不公證直接引導到法官升遷制度? 放上連結讓大家奇文共賞...
近期迎來了執業生涯的第100個案子,以前無數次期待的瞬間突然降臨時,我竟發現自己比想像中要冷靜的多,唯一小小的慶祝儀式只有一杯清心半糖多多綠,在事務所頂樓喝著喝著,開始回憶這些年的種種... 透過觀察諸位前輩、同僚,我發現一個問題-好多法律人對手中的案子變得越來越冷漠,漸漸失去了一開始從事法律職業時的熱誠、衝勁,還有憐憫。比如說吧,傷害罪的案子,對於當事人來說真的是天大的事,可對現在的我(以及許多法律人)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待處理的案件。結果就是當事人很著急,但案件卻反而沒有太大的進展,而且經常是因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原因... 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我認為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像一把雙面刃一般,既是律師的執業操守,又同時讓我們漸漸麻木的理由-要保持冷靜且理性,不能讓自己的情緒跟著當事人走。但當我們看到不幸的時候,自己心中那種人性光輝自然已被激發,卻無法隨著感性行事,反倒要壓抑自己不陷入情緒,盡力去幫助當事人,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讓他獲得最大利益,久而久之,共情的能力漸漸變得麻木(我真的深深感受到這個職業傷害...)當事人也許最後勝訴了、獲得補償,但對律師而言,這個過程本身卻成為一種無法還原的職業傷害。 最後還有一點成上所述-看過太過黑暗的案件後,慢慢的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不為所動,變得過分理性,甚至不近於人情,但這恰恰與當初大學初學法律時的初衷背道而馳。讓我非常感慨,唉~感覺晚上又要去喝酒了...
最近在做小論文報告 麻煩大家幫我填填表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1tkklgcgXR5S18MrGnO9siDxC1Yd2MjZkz1yxg--PGU/edit#settings 在這裡謝謝大家的大恩大德🙏🙏
大家好,這邊是再三十幾天就要考分科的考生。目前目標放在北大法律系,但如果考不上的話應該會在中正和東吳間做選擇 東吳:要讀五年、學校小、學費較貴、在北部做各種事情應該都比較方便 中正:校園大(我很喜歡)、國立、地理位置比較偏、離家有一點太近(一心想離開原生家庭)、沒有捷運 但之後考過國考是不是學校的影響又小一點,但我希望能選到一間能讓我好好念書,生活也過的不錯的學校 然後題外話是最近在Dcard上看到一些學長姐問司律題目,高三幾乎都看不懂應該正常吧….. 謝謝有看到的各位回答!
我在聊天室聊天可能跟人家視訊但是對方是男生他說都是騙視訊所以他提到我但是開視訊不是都是兩個人甘願的嗎這樣子我有錯嗎
https://i.imgur.com/qZctA1l.png
各位好,有個刑法問題想請教大家: 倘若甲竊取他人機車的目的是作為搶劫銀行,但後來甲竊車後因故未搶劫,依管見認為,甲成立竊盜既遂罪及強盜預備犯,但若是這兩罪的競合,應該論想像競合嗎?因為強盜預備犯的法定刑比竊盜還低,沒理由讓328第五項吸收竊盜既遂,但若論想像競合又會覺得兩罪侵害的是財產法益,如果今天甲是成立強盜既遂,應該是吸收竊盜罪吧!沒理由因為成立預備犯而跟竊盜想像競合,以上是我的問題,還煩請大家解惑,謝謝🙏
請問各位評議簿與裁判書有哪裡不一樣? 最近讀法院組織法時一直搞不太清楚
大家好,我是即將在台北考第二年司律的北漂考生,有鑒於最近疫情真的頗為嚴重,我自己剛好又是經歷過去年、今年,兩年疫情嚴重期間的人,特想分享一些有關調適心情、在家也能進入學習狀況的方式與個人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前言 我自己其實一直都是不太能在家唸書的類型,因為家裡誘因真的太多了,租屋處就五坪左右,床佔了一大部分,大家也知道國考的書基本99%都特別枯燥,導致我連聽函授都沒辦法在家完成... 但去年好死不死升了三級,不要說圖書館了,連付費自習室也不開門了,想回老家又怕跨縣市移動傳播病毒,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在家開啟「足不出戶,在家苦讀」模式。老實說,剛開始的前一個月這種改變讓我很不習慣,原本擺放化妝品、保養品的桌子被換成一疊一疊的講義、參考書,硬逼著自己唸書,效率卻怎麼都高不起來,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念什麼,感覺自己像行屍走肉一樣,負面到爆,覺得自己不論怎樣都不會上... 直到一個月多的某天,我大失眠,在床上翻滾了8小時後看到藍藍的天,心裡突然出現一個聲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依去年那個狀況看,根本不知道會封多久,萬一一路向北封到考試前,難道我就都真的要繼續這樣下去,陷入無限重考嗎? 所以,我開始改變: 📌 規劃分區 我將租屋處分成「唸書」與「休閒」兩區,當然啦因為剛剛提到過租屋處就五坪多一點,其實真的很難做到物理上的分區,這邊推薦給大家一個很好用的方式——「用彩色膠帶區分」,我的房間分為書桌、窗戶一側以及床、衣櫃一側,當我今天決定要開始唸書時,就會在跨過交代告誡自己「我現在要開始唸書了,一旦進入學習區,就要唸完今天的範圍,不然不能回去躺」,在心態上為自己塑造出「外出去圖書館念書」的感覺。 🤍 貼心小建議 每個人房間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雜物會存在,像我個人就是有一堆長年累積在衣櫃旁邊,我自己發現它們的存在其實蠻影響觀感的(一回頭就打回原形,提醒我在家的事實),所以我都會在唸書的時候拿一塊布蓋起來,至少短期不會影響心情。 📌 設定一個你專屬的「開關」 我自己覺得如果確定要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在圖書館唸書」的場景,那就要為自己設定一些開關,這麼比喻好了,假設今天真的要出門去圖書館念書,要先穿著外出服、準備今天要唸的書放到書包中對吧?你不會穿著睡衣、蓬頭垢面的直接跑到圖書館唸書對不對? 沒錯,我自己就是把「換衣服」這一動作視為進入學習前的「開關」,就是當你確定要進行某些行為前的條件。讓外在條件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中「出門」的樣子,可以有效幫助你進入狀況!(真心推薦這個方法) 📌 基本運動量 我一開始會想要運動是因為發現每天一直坐著、躺著體力消耗超快,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每況愈下,大概是去年六月吧,真的發現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開始了運動~ 運動可以分泌腦內啡,讓人獲得幸福感,同時還能增強免疫力!這是我過去一直缺乏的(最後被朋友強制推坑,感謝朋友~),我的運動主要分兩種方式:夜跑或跳帕梅拉。 如果讀書上遇到什麼很難的點,或者心情真的很鬱悶,我就會選半夜沒人的時間去家裡附近的公園夜跑半小時,回來滿身是汗就洗個澡、睡一覺之後,整個就會神清氣爽!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外食為主,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變胖了,那麼推薦給你帕梅拉的有氧,跟著跳一~兩遍真的會瘦! 📌 保持與人交流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獨居的人,真的很建議你要跟朋友保持聯絡!(獨居的孤獨感真的太重了...)不論是傳訊息、打電話或約一起線上打遊戲都可以,人都是需要排解壓力的,防疫已經心很累,不要再讓孤獨侵蝕你的心,希望大家一切安好! 好啦以上分享給各位辛苦的考生,不論你考得是不是司律,都希望能夠幫到你~祝大家則日上岸,邁向人生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