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流管制計畫書與規劃書審核監督及免辦認定辦法第 四 章 出流管制計畫書之開工、施工、停工、復工與監督查核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四 章 出流管制計畫書之開工、施工、停工、復工與監督查核
- 義務人應於出流管制計畫書核定後,檢附下列文件向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申報開工,並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一、出流管制計畫義務人開工申報表。 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開發或利用許可文件。 三、出流管制計畫書核定本。 四、承辦監造之技師證書、執業執照及監造契約影本;委託機關(構)監造者,檢附委託監造協議書影本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
- 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收受義務人申請開工之出流管制計畫書核定本後,應檢送一份予其監造技師或受委託監造之機關(構),並副知義務人。
- 義務人於出流管制計畫書核定後逾三年始申報開工時,應於申報開工前重新檢視出流管制計畫書,經承辦技師進行現況差異評估及簽證認定仍能依核定之出流管制計畫書內容施工後,併同第一項文件提出辦理申報。
- 前項現況差異評估結果如有第十四條第一項各款規定情形之一者,義務人應辦理出流管制計畫書變更。
- 出流管制設施工程停工時,義務人應敘明停工期限及安全措施,於停工前向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申報停工,並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 復工或停工期限有展延之必要時,義務人應於停工期限屆滿二十日前向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申報復工或展延。
- 停工逾三年者,義務人依前項規定申報復工前,應重新檢視出流管制計畫書,經承辦技師進行現況差異評估及簽證認定仍能依核定出流管制計畫書內容施工後,始得辦理申報復工。
- 現況差異評估結果如有涉及依第十四條規定應提出出流管制計畫書變更之情形者,義務人應先辦理出流管制計畫書變更。
- 義務人停工或復工未向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申報,且無法證明其實際停工或復工之日期者,以主管機關監督查核之日為其停工或復工之日期。
出流管制設施需分期施工者,應於出流管制計畫書中敘明各期施工之內容。
- 義務人應委託符合水利工程技師、水土保持技師或土木工程技師等相關專業技師辦理監造業務。但出流管制計畫內容,經審核無出流管制設施者,得由義務人自行委託具有該開發樣態之監造相關專業機關(構)辦理之。
- 出流管制設施施工期間,承辦監造技師應依核定出流管制計畫書內容監造及檢測施工品質,並依照工程進度,製作監造紀錄及監造月報表,留供備查。
- 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於出流管制設施施工期間,實施施工督導查核時,義務人及承辦監造技師應備妥監造紀錄及相關資料到場說明。
- 前項規定之承辦監造技師因故未能到場者,應以書面委任水利工程技師、水土保持技師或土木工程技師等相關專業技師代理。
- 第一項查核結果不符合核定出流管制計畫書者,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應通知義務人限期改善,並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 施工期間出流管制計畫書有變更時,變更所涉及之工程應即時停工、完備安全措施,俟主管機關依第十四條規定核定出流管制計畫書變更後,始得繼續施工。
- 前項停工經義務人報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對工程有重大影響,並經主管機關同意者,得不予停工。
-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應令義務人全部停工,並限期改善,及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一、義務人未依核定之出流管制計畫書內容施工,經主管機關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或改善後仍不符合原核定出流管制計畫書功能。 二、未由水利工程技師、水土保持技師或土木工程技師等相關專業技師監造。 三、出流管制計畫書變更所涉及之工程,應即時停工而未停工。
- 前項及第二十五條規定之全部停工之工程,指出流管制計畫書核定之出流管制設施及經主管機關認定影響出流管制設施施工之工程。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得令義務人全部停工,並限期改善,及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一、承辦監造技師未依規定製作監造紀錄。 二、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實施施工檢查時,承辦監造技師無故不到場又未以書面委託水利工程技師、水土保持技師或土木工程技師等相關專業技師代理。 三、監造紀錄不實或不完整。
經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依前二條規定令義務人停工者,義務人應於主管機關規定期限完成改善並經檢查合格後,始得復工。
- 出流管制設施完工後,義務人應填具完工申報書,並檢附竣工書圖、照片及承辦監造技師簽證之竣工檢核表,向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申報完工;分期施工者,應分期申報。
- 依第二十一條第一項但書規定委託機關(構)監造者,前項竣工檢核表免辦理簽證。
- 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應於義務人申報完工之日起三十日內實施檢查。檢查合格者,由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發給出流管制設施完工證明書。
- 前項檢查不合格者,應通知義務人限期改善,並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 出流管制計畫內容,經審核無出流管制設施者,第一項規定之檢查,得由義務人於取得工程完工證明文件之日起三十工作日內,檢附前揭文件影本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替代之,不受前二項規定之限制。
出流管制設施施工,未能於核定期限內完工者,義務人應於期限屆滿二十日前,向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申請展延,並副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義務人應於出流管制設施完工後每年四月底前定期檢查並作成檢查紀錄,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監督查核其出流管制設施使用、管理及維護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