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法律保留
由於司法院釋字第443號解釋理由書第1段提出「層級化法律保留」原則(請參見層級化保留原則之法律名詞解釋),其中,相對法律保留,是指對象包括關係生命、身體以外之其他自由權利的限制,以及給付行政措施涉及公共利益之重大事項,此時可以由法律直接規範或由有法律明確依據之行政命令加以規範。換句話說,如果是前面所提到的情況,立法者可以由法律或者具體授權給行政部門制定法規命令當作國家行為依據,不用限定在憲法或者法律的層次。
可非難性
刑法學說以「罪責」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 罪責係指行為的不法係可歸責於行為人之責任,「責任」,則指非難之可能性而言,亦即對於行為人雖然可決定其應為合法行為,但卻偏偏決定實施違法行為,其所實施之違法行為即應予以歸責,而具有可難性。
行政中立
行政中立主要是指公務人員應以公共利益為考量,並應於處理公務時保持中立、客觀及公平的立場。其目的為確保公務人員依法行政、執行公正、政治中立,並適度規範公務人員參與政治活動(可參考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加重構成要件
構成要件係由立法者就各種犯罪行為態樣,經由類型化,而規定於刑法中之具有刑罰效果之條款內,作為基本構成要件。但對於某些符合基本構成要件之類型,可能基於身分關係或行為之性質不同,而加重處罰之者,即為加重構成要件。例如:刑法第321條第1項各款之加重竊盜罪。
司法行政
憲法第80條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為了維護審判獨立及提升裁判品質,就此所進行的規劃、管理及監督事務,即為司法行政。對於未涉及法官身分及其應有權益的人事行政行為,於不違反審判獨立原則範圍內,得以司法行政監督權而為合理的措置。法院組織法第15條、第16條等規定庭長監督各該庭 (處) 事務,即指庭長為審判順利進行得為必要的輔助性司法行政事務(司法院釋字第539號解釋文參照)。
私文書
刑法將文書區分為公文書及私文書,並於刑法第10條第3項以立法方式定義所謂的公文書,是指公務員職務上製作之文書。因此,不具公務員身分之一般人製作的文書,或公務員於職務外製作的文書,即稱之為私文書。此外,私文書必須是以文字或符號記載特定之意思,並具備法律上或經濟上的意義,始具有刑法上的意義。
結合犯
結合犯係指法律結合數個可單獨成立犯罪之行為,而構成一特別之犯罪類型。亦即,係指在立法設計上,結合兩個獨立之犯罪構成要件而成立一罪之犯罪類型。其型態是一個基礎的犯罪,加上相結合的犯罪所構成。例如:刑法第332條之強盜結合犯,強盜罪為基本犯罪,放火、強姦、擄人勒贖與殺人罪則為相結合之罪 (亦稱形式結合犯) 。
中間程序
一、中間程序,又稱為開啟程序,是屬於德國刑事訴訟法的起訴審查制。依德國刑事訴訟的進程,案件原則上必須先經偵查程序(前程序),檢察官提起公訴後自動進入中間程序,再經法院裁定准許後才能進入主審程序(審判程序)。由於職司起訴審查任務的中間程序,具有獨立的程序階段,並且剛好介於偵查和審判程序之間,故有中間程序之名。德國中間程序之設,是要監督檢察官恪遵起訴法定原則,避免檢察官將未達法定門檻的案件濫行起訴,且賦予被告另一個機會對抗檢察官的起訴處分,以免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後,被告為了應付審判程序的訟累,必須付出相當的時間精力,且嚴重影響被告之人身、家庭及名譽。二、為確實促使檢察官負舉證責任及防止其濫行起訴,基於保障人權之立場,允宜慎重起訴,以免被告遭受不必要之訟累,我國刑事訴訟法亦設有起訴審查制度或稱中間審查制度的機制(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2項),即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明之實質舉證責任。如果法院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認為檢察官指出之證明方法顯不足認定被告有成立犯罪之可能時,應以裁定定期通知檢察官補正;逾期未補正者,得以裁定駁回起訴。
衍生著作
衍生著作係就原著作改作之創作,是以獨立的著作保護。衍生著作的保護,對原著作的著作權不生影響(著作權法第6條)。而改作,是指以翻譯、編曲、改寫、拍攝影片或其他方法就原著作另為創作(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11款)。舉例來說,暢銷小說作者將其小說改寫成電影劇本,小說是原著作,電影劇本就是衍生著作。
裁決書
裁決書是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的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上效果的單方行政行為,為行政處分。汽車之違規事件係由公路主管機關處罰,慢車、行人及道路交通障礙之違規事件以及廢止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或吊扣其執業登記證事件則由警察機關處罰(參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條第1項、第37條第5項【嗣前揭規定於108 年4 月17日修正公布,並移列為同條例第37條第6項】)。又當事人因交通違規舉發案件,得向舉發機關或裁決機關申訴,不服申訴結果可向裁決機關申請開立裁決書。若對裁決仍不服者,應於裁決書送達後30日不變期間內向管轄之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提起行政訴訟(參照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3第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