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 三 節 訴訟參加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三 節 訴訟參加
  1. 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起見,於該訴訟繫屬中,得為參加。
  2. 參加,得與上訴抗告或其他訴訟行為,合併為之。
  3. 就兩造之確定判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於前訴訟程序中已為參加者,亦得輔助一造提起再審之訴
  1. 參加,應提出參加書狀,於本訴訟繫屬之法院為之。
  2. 參加書狀,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本訴訟及當事人。 二、參加人於本訴訟之利害關係。 三、參加訴訟之陳述。
  3. 法院應將參加書狀,送達於兩造。
  1. 當事人對於第三人之參加,得聲請法院駁回。但對於參加未提出異議而已為言詞辯論者,不在此限。
  2. 關於前項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3. 駁回參加之裁定未確定前,參加人得為訴訟行為

參加人得按參加時之訴訟程度,輔助當事人為一切訴訟行為。但其行為與該當事人之行為牴觸者,不生效力。

訴訟標的,對於參加人及其所輔助之當事人必須合一確定者,準用第五十六條之規定。

  1. 參加人對於其所輔助之當事人,不得主張本訴訟之裁判不當。但參加人因參加時訴訟之程度或因該當事人之行為,不能用攻擊或防禦方法,或當事人因故意重大過失不用參加人所不知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不在此限。
  2. 參加人所輔助之當事人對於參加人,準用前項之規定。
  1. 參加人經兩造同意時,得代其所輔助之當事人承當訴訟。
  2. 參加人承當訴訟者,其所輔助之當事人,脫離訴訟。但本案之判決,對於脫離之當事人,仍有效力。
  1. 當事人得於訴訟繫屬中,將訴訟告知於因自己敗訴而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
  2. 受訴訟之告知者,得遞行告知
  1. 告知訴訟,應以書狀表明理由及訴訟程度提出於法院,由法院送達第三人
  2. 前項書狀,並應送達於他造。

受告知人不為參加或參加逾時者,視為於得行參加時已參加於訴訟,準用第六十三條之規定。

  1. 訴訟之結果,於第三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者,法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相當時期,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以書面通知該第三人。
  2. 前項受通知人得於通知送達後五日內,為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一項之請求。
  3. 第一項受通知人得依第五十八條規定參加訴訟者,準用前條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