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一 節 清算之聲請及開始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一 節 清算之聲請及開始

債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權人縱為一人,債務人亦得為聲請。

  1. 債務人聲請清算時,應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人、債務人清冊。
  2. 前項債權人清冊,應表明下列事項: 一、債權人之姓名或名稱及地址,各債權之數額、原因及種類。 二、有擔保權或優先權之財產及其權利行使後不能受滿足清償之債權數額。
  3. 第一項債務人清冊,應表明債務人之姓名或名稱及地址,各債務之數額、原因、種類及擔保。
  4. 第一項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應表明下列事項,並提出證明文件: 一、財產目錄,並其性質及所在地。 二、最近五年是否從事營業活動及平均每月營業額。 三、收入及必要支出之數額、原因及種類。 四、依法應受債務人扶養之人。
  5. 第四十三條第七項規定,於前項第三款情形準用之。
  1.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前,得依職權訊問債務人債權人及其他關係人,並得定期命債務人據實報告清算聲請前二年內財產變動之狀況。
  2. 債務人違反前項報告義務者,法院得駁回清算之聲請。
  1. 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2. 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其他法令關於破產人資格、權利限制之規定,於受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之債務人準用之。

  1. 債務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清算程序之費用時,法院應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2. 前項同時終止清算程序之裁定得為抗告
  3. 第一項裁定應公告之,並送達於已知之債權人
  1.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應公告下列事項: 一、開始清算程序裁定之主文及其年、月、日、時。 二、選任管理人者,其姓名、住址及處理清算事務之地址。管理人為法人者,其名稱、法定代理人及事務所或營業所。 三、債務人之債務人及屬於清算財團之財產持有人,對於債務人不得為清償或交付其財產,並應即交還或通知管理人或法院指定之人。如於申報債權之期間,無故不交還或通知者,對於清算財團因此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 四、申報、補報債權之期間及債權人應於申報、補報期間內向管理人申報其債權;未選任管理人者,應向法院為之;其有證明文件者,並應提出之。 五、不依前款規定申報、補報債權之失權效果。 六、對於已申報、補報債權向法院提出異議之期間。 七、召集債權人會議者,其期日、處所及應議事項。
  2. 第四十七條第二項至第五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但債權人依第二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行使權利者,不得逾最後分配表公告日之前一日。
  1.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時,就債務人或清算財團有關之登記,應即通知該管登記機關為清算之登記。
  2. 管理人亦得持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向前項登記機關聲請為清算之登記。
  3. 債務人因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法院之判決,或其他法律行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法院得因管理人之聲請,通知登記機關登記為債務人所有。
  4. 已為清算登記之清算財團財產,經管理人為返還或讓與者,法院得依其聲請,囑託該管登記機關塗銷其清算登記後登記之。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書記官應即於債務人關於營業上財產之帳簿記明截止帳目,簽名蓋章,並作成節略記明帳簿之狀況。

  1. 債務人聲請清算後,其生活不得逾越一般人通常之程度,法院並得依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限制之。
  2. 債務人經法院之許可,不得離開其住居地;法院並得通知入出境管理機關,限制其出境。

債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法院得拘提之。但以有強制其到場之必要者為限。 一、受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二、顯有逃匿之虞。 三、顯有隱匿、毀棄或處分屬於清算財團財產之虞。 四、無正當理由違反前條第二項之規定。

  1. 債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管收顯難進行清算程序者,法院得管收之: 一、有前條第二款、第三款或第四款之情形。 二、違反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之規定。
  2. 管收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

管收之原因消滅時,應即釋放被管收人。

拘提管收除前三條規定外,準用強制執行法之規定。

  1. 債務人因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對於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喪失其管理及處分權。
  2.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就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所為之法律行為經管理人之承認,不生效力。
  3. 前項情形,法律行為之相對人催告管理人於十日內確答是否承認,逾期未為確答者,視為拒絕承認。
  4. 債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之日所為之法律行為,推定為清算程序開始後所為。
  1. 管理人不為前條第二項之承認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命相對人返還所受領之給付物、塗銷其權利取得之登記或為其他回復原狀之行為。
  2. 對於前項裁定提起抗告抗告法院於裁定前,應行言詞辯論
  3. 前二項裁定確定時,有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
  4. 相對人不依第一項裁定履行者,法院得依管理人之聲請強制執行或囑託登記機關塗銷其權利取得之登記。但相對人提起抗告時,應停止執行
  1. 債務人之債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不知其事實而為清償者,得以之對抗債權人;如知其事實而為清償者,僅得以清算財團所受之利益為限,對抗債權人。
  2. 前項債務人所為清償,在法院公告開始清算程序前者,推定為不知其事實;在公告後者,推定為知其事實。
  1. 債務人法定代理人對於債務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者,法院得依管理人、債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命其賠償;其因同一事由應負責任之法定代理人為二人時,應命連帶賠償。
  2. 前項情形,法院於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應公示送達者,不在此限。
  3. 對於第一項裁定提起抗告抗告法院於裁定前,應行言詞辯論
  4. 第一項、第三項裁定確定時,有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