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期貨交易法第 六 章 監督與管理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六 章 監督與管理第 一 節 監督

主管機關為保障公益及維護市場秩序,應訂定市場監視準則。

主管機關於期貨市場或期貨交易發生下列各款情事之一時,得以命令調整保證金額度、限制期貨交易人交易數量或持有部位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其情況特殊者,得停止一部或全部之期貨交易: 一、期貨市場或期貨交易有被操縱或壟斷或其有此危險之虞者。 二、本國或他國政府措施,足以影響期貨市場、期貨交易或某種期貨交易標的者。 三、國內外市場因天災、戰禍、暴動或其他不可抗力之災變致市場發生重大波動,足以嚴重妨礙期貨市場、期貨交易或某種期貨交易標的者。 四、其他足以嚴重影響期貨市場秩序或損害公益之情事。

  1. 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業、同業公會應定期向主管機關申報經會計師查簽證或核閱之財務報告,並保存交易及業務上之紀錄。
  2. 前項財務報告之編製準則、申報程序、公告事項及紀錄保存事項,由主管機關定之。
  1. 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及期貨業,應建立財務、業務之內部控制制度。
  2. 主管機關得訂定前項公司或機構內部控制制度之準則。
  3. 第一項之公司或機構,除經主管機關准者外,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向主管機關申報內部控制聲明書。
  1. 主管機關為保障公益或維護市場秩序,得隨時命令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業、同業公會或與其有財務或業務往來之關係人,提出財務或業務報告資料,或檢查其營業、財產、帳簿、書類或其他有關物件;如發現有違反法令之重大嫌疑者,並得封存或調取其有關證件。
  2. 前項關係人之範圍,由主管機關定之。
  1. 主管機關為維護公眾利益或市場秩序,對於有違反本法行為之虞者,得要求期貨交易之有關機關、團體或個人,提示有關帳簿、文據或通知有關人員到達辦公處所說明;其作業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2. 前項被請求人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依法得為辯護之人到場。

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業違反本法或本法所發布之命令者,除依本法處罰外,主管機關得視情節輕重,予以糾正或為下列之處分,並得命其限期改善: 一、警告。 二、撤換其負責人或其他有關人員。 三、命令為停止六個月以內全部或一部之營業。 四、撤銷廢止營業許可。 五、其他必要之處置。

  1. 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或期貨業之負責人或受雇人,有違反本法或依本法所發布之命令者,除依本法處罰外,主管機關並得視情節輕重,命令停止其六個月以下業務之執行或解除其職務;並得對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業處以前條所定之處分。
  2. 前項人員於解除職務後,應由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業申報主管機關。

主管機關為保護公益,得以命令通知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或同業公會變更其章程、業務規則、受託契約準則及其他章則或停止、禁止、變更、撤銷其決議或處分。

主管機關得於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派員監理;其監理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 二 節 管理
  1. 主管機關得限制期貨交易人之期貨交易數量或持有部位。
  2. 期貨交易人應申報其期貨交易數量與持有部位;其申報範圍、內容及程序,由主管機關定之。

任何人不得委託未經主管機關准經營期貨業之人從事期貨交易。

對於期貨交易,不得意圖影響期貨交易價格而為下列行為之一: 一、自行或與他人共謀,連續提高、維持或壓低期貨或其相關現貨交易價格者。 二、自行或與他人共謀,提高、維持或降低期貨部位或其相關現貨之供需者。 三、自行或與他人共謀,傳述或散布不實之資訊者。 四、直接或間接影響期貨或其相關現貨交易價格之操縱行為者。

  1. 下列各款之人,直接或間接獲悉足以重大影響期貨交易價格之消息時,於該消息未公開前,或公開後十八小時內,不得自行或以他人名義買入或賣出,或使他人從事與該消息有關之期貨或其相關現貨交易行為: 一、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業、期貨業同業公會、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或證券商同業公會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受雇人或受任人。 二、主管機關或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公職人員、受雇人或受任人。 三、基於職業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之人。 四、股票期貨契約或股票選擇權契約之標的證券發行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受雇人或受任人,及持有該公司之股份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 五、第一款、第二款及第四款受任人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受雇人。 六、喪失前五款身分後,未滿六個月者。 七、從前六款所列之人獲悉消息之人。
  2. 前項規定於董事、監察人之代表人準用之。
  1. 從事期貨交易,不得有對作、虛偽、詐欺、隱匿或其他足生期貨交易人或第三人誤信之行為。
  2. 前項所稱對作,指下列之行為: 一、場外沖銷。 二、交叉交易。 三、擅為交易相對人。 四、配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