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懲戒法第 二 節 上訴審程序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二 節 上訴審程序
當事人對於懲戒法庭第一審之終局判決不服者,得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上訴於懲戒法庭第二審。但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之上訴,亦有效力。
- 當事人於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宣示、公告或送達後,得捨棄上訴權。
- 捨棄上訴權應以書狀向原懲戒法庭為之,書記官應速通知他造當事人。
- 捨棄上訴權者,喪失其上訴權。
- 對於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一、判決懲戒法庭之組織不合法。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審判。 三、懲戒法庭對於權限之有無辨別不當。 四、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辯護、代理或代表。 五、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足以影響判決之結果。
- 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原懲戒法庭為之: 一、當事人。 二、第一審判決,及對於該判決上訴之陳述。 三、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四、上訴理由。
- 前項上訴理由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 第一項上訴狀內並應添具關於上訴理由之必要證據。
- 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二十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懲戒法庭;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懲戒法庭以裁定駁回之。
- 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前項期間應自判決送達後起算。
- 上訴不合法而其情形不能補正者,原懲戒法庭應以裁定駁回之。
- 上訴不合法而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原懲戒法庭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原懲戒法庭應以裁定駁回之。
- 上訴未經依前條規定駁回者,原懲戒法庭應速將上訴狀送達被上訴人。
- 被上訴人得於上訴狀或第六十八條第一項理由書送達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於原懲戒法庭。
- 原懲戒法庭送交訴訟卷宗於懲戒法庭第二審,應於收到答辯狀或前項期間已滿,及各當事人之上訴期間已滿後為之。
- 被上訴人在懲戒法庭第二審未判決前得提出答辯狀及其追加書狀於懲戒法庭第二審,上訴人亦得提出上訴理由追加書狀。
- 懲戒法庭第二審認有必要時,得將前項書狀送達於他造。
- 上訴不合法者,懲戒法庭第二審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 上訴不合法之情形,已經原懲戒法庭命其補正而未補正者,得不行前項但書之程序。
懲戒法庭第二審調查原判決有無違背法令,不受上訴理由之拘束。
- 懲戒法庭第二審之判決,應經言詞辯論為之。但懲戒法庭第二審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 前項言詞辯論實施之辦法,由懲戒法院定之。
- 除別有規定外,懲戒法庭第二審應以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確定之事實為判決基礎。
- 以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為上訴理由時,所舉違背之事實,及以違背法令確定事實或遺漏事實為上訴理由時,所舉之該事實,懲戒法庭第二審得斟酌之。
- 依前條規定行言詞辯論所得闡明或補充訴訟關係之資料,懲戒法庭第二審亦得斟酌之。
- 懲戒法庭第二審認上訴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判決。
- 原判決依其理由雖屬不當,而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上訴為無理由。
- 懲戒法庭第二審認上訴為有理由者,應廢棄原判決。
- 因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廢棄原判決者,其違背之訴訟程序部分,視為亦經廢棄。
除第六十六條第三項之情形外,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違背法令而不影響裁判之結果者,不得廢棄。
經廢棄原判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懲戒法庭第二審應就該案件自為判決: 一、因基於確定之事實或依法得斟酌之事實,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廢棄原判決,而案件已可依該事實為裁判。 二、原判決就訴不合法之案件誤為實體判決。
- 除別有規定外,經廢棄原判決者,懲戒法庭第二審應將該案件發回懲戒法庭第一審。
- 前項發回判決,就懲戒法庭第一審應調查之事項,應詳予指示。
- 懲戒法庭第一審應以懲戒法庭第二審所為廢棄理由之法律上判斷為其判決基礎。
- 上訴人於終局判決宣示或公告前得將上訴撤回。
- 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 上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在言詞辯論時,得以言詞為之。
- 於言詞辯論時所為上訴之撤回,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 懲戒法庭第二審判決,於宣示時確定;不宣示者,於公告主文時確定。
- 除本節別有規定外,第一節之規定,於上訴審程序準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