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從 11,202 筆中,精準搜尋出前 25 筆資訊
法律名詞解釋

87 年台簡聲字第 1 號

最高法院認上訴或抗告,不合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及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三第二項之規定而不應許可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前項裁定,不得聲請再審,同法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五定有明文。此項規定,於簡易程序第二審法院認上訴或抗告不應許可而以裁定駁回,經抗告後,最高法院認其抗告為無理由而駁回之裁定,自應有其適用。

71 年台上字第 1009 號

請求撤銷上訴人間因和解所成立之代償契約行為,與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條第二項之規定,毫無相涉。不得謂其未具備民事訴訟法上開規定有關當事人請求繼續審判之原因而指其起訴為不合法。

51 年台上字第 1041 號

訴訟標的於確定之終局判決中經裁判者,依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當事人固不得就該法律關係更行起訴,惟此係指確定終局判決所裁判之訴訟標的,與更行起訴之法律關係相同者而言,若更行起訴之法律關係,與確定判決所裁判之訴訟標的,僅有因果關係,則二者並非相同,即無該條項之適用。

50 年台上字第 1024 號

審判長未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七條規定於筆錄內簽名,經當事人提出異議,且其內容又與判決有因果關係者,法院始得認為訴訟程序有重大瑕疵,若當事人於上訴時未予異議,法院即不得依職權認有瑕疵而發回更審,此為本院裁判上所持之見解 (四十七年三月五日本院民刑庭總會決議參照) ,此項見解於法院書記官漏未簽名時,亦適用之。

44 年台上字第 1039 號

雖移轉於第三人,於訴訟無影響,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第一項定有明文。所謂於訴訟無影響,係指原告或被告不因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移轉於第三人,而影響關於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之要件而言。是被上訴人在本件訴訟繫屬中,將為訴訟標的之系爭房屋所有權移轉於訴外人某公司,而其關於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之要件,仍不得因是而指為有欠缺。

43 年台抗字第 1 號

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律上雖無得為更正之明文,而由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條、強制執行法第四條第三款等規定觀之,訴訟上之和解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民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一項關于判決書更正錯誤之規定,於和解筆錄有同一之法律理由,自應類推適用 (參照司法院院字第二五一五號解釋) ,是和解筆錄祇須具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之情形,法院書記官即得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一項之規定,而為更正之處分。

42 年台上字第 1031 號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故確認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苟具備前開要件,即得謂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縱其所求確認者為他人間之法律關係,亦非不得提起。

41 年台上字第 1040 號

而與民法上之合夥組織有別,無從認為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第三項之非法人之團體,自無當事人能力。原判決列某某影業社為當事人,而以上訴人為其法定代理人,於法顯有未合。

41 年台抗字第 10 號

而經法院認為有理由者為限,始得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之規定,共同被告之一人對於第一審命其連帶給付之判決,提起上訴或聲請訴訟救助,尚未經第二審法院為實體上之調查,無從斷定其提出抗辯是否非基於其個人關係而有理由,自無同條項之適用,應就其個人提起上訴或聲請訴訟救助是否合法,應否准許,予以調查裁判。

33 年上字第 101 號

亦祇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之規定,究不能即認參加人為共同訴訟之當事人,故參加人與其所輔助之當事人一併提起上訴時,判決書當事人項下,仍應列為參加人。

32 年抗字第 1017 號

抗告,除有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八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情形外,由直接上級法院裁定,此在同法第四百八十三條第一項定有明文,故原法院或審判長認抗告為無理由者,不得以裁定駁回之。本件抗告人對於原法院駁回其第二審上訴之裁定,提起抗告,原法院認其抗告為無理由,以裁定駁回之,顯屬違法。

32 年抗字第 1014 號

計算上訴利益,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三條第三項,準用同法第四百零四條第二項之結果,既應以起訴時訴訟標的之價額為準,則訴訟標的之價額縱於起訴後有所增加,亦與計算上訴利益無關。

30 年渝上字第 1023 號

當事人生前於再審事由有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九十二條第一項但書情形者,其承受訴訟人雖不知該項事由,依同項但書之規定,亦不得據該項事由提起再審之訴。

30 年渝抗字第 103 號

(一)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第七款所謂前審裁判,固不以下級審裁判為限,除權判決對於撤銷除權判決之訴,宣告禁治產之裁定對於撤銷禁治產宣告之訴,亦為同款所謂前審裁判。然除有此種特殊情形外,恆指該事件之下級審裁判而言。 (二)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固規定推事有前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當事人得聲請推事迴避,惟與該訴訟事件當事人一造相同之別一事件推事曾為裁判,不能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29 年渝上字第 1030 號

求為積極確認之判決,不得謂非違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

29 年渝上字第 1005 號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九十二條第一項第十一款所謂當事人發見未經斟酌之證物,係指前訴訟程序事實審之言詞辯論終結前已存在之證物,因當事人不知有此,致未經斟酌,現始知之者而言。若在前訴訟程序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尚未存在之證物,本無所謂發見,自不得以之為再審理由。

29 年渝抗字第 1 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係認法院有命中止其訴訟程序與否之裁量權,訴訟中有犯罪嫌疑牽涉其裁判時,法院斟酌情形,如認為以不中止訴訟程序為適當,自得不命中止。

29 年上字第 1 號

上訴人請求撤銷被上訴人兩人間之婚姻,依民事訴訟法第五百六十五條之規定,應以被上訴人兩人為共同被告,自係同法第五十六條之共同訴訟,被上訴人甲對於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係為有利益於被上訴人乙之行為,依同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其效力及於被上訴人乙,原判決認被上訴人乙亦為上訴人並不違法。

29 年抗字第 10 號

係指提起不服之訴而言,法院對於此項聲訴之裁判,自應依民事訴訟法所定判決程序辦理,不得以裁定行之。

28 年渝上字第 10 號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五十八條關於私文書經本人或其代理人簽名、畫押、蓋章或按指印者,推定為真正之規定,須其簽名、畫押、蓋章或按指印係本人或其代理人為之,在當事人間已無爭執或經舉證人證明者,始得適用。

28 年滬抗字第 1 號

丙、丁三人對於命其如數支付租金之第二審判決共同提起上訴,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三條第三項,準用同法第四百零五條第一項之規定,自應將其金額合併計算,以定其上訴利益之額數。原裁定不予合併計算,以第二審判決命各該抗告人支付之金額均不逾千圓,遂認為不得上訴予以駁回,於法殊有未合。

28 年滬上字第 103 號

對於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七十八條準用第四百三十七條之規定,應於第二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28 年滬抗字第 104 號

毋庸踐行具結之程序,此觀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三十四條之規定,未為同法第三百四十條所準用,即可明瞭。

27 年渝上字第 1045 號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三條係規定各種獨立之攻擊或防禦方法,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得為中間判決,是遇有此種情形時,為中間判決與否,應依法院之意見定之,並非必須為中間判決。若獨立之攻擊或防禦方法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同時訴訟亦已可為裁判者,即應逕為終局裁判,不得復為中間判決,尤不許當事人以未為中間判決為上訴理由。

26 年滬抗字第 10 號

經原法院認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依破產法第五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八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自不得再為抗告。 (二) 對於不得再為抗告之裁定再為抗告者,原法院固應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八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予以駁回,惟對於此項駁回之裁定提起抗告時,如非已逾期間,原法院不得復依同條項之規定予以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