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僱人
甲乙雙方約定,在一定或不定期限內,甲為乙提供勞務,乙則給付甲報酬,屬於民法上的僱傭契約,提供勞務的甲為受僱人,給付報酬的乙是僱用人。僱傭契約通常也屬於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勞動契約,在一般情形下,勞工就是受僱人,雇主則為僱用人。
法官保留
法官保留原則,是指限制人民基本權利之重要特定事項的作為,由立法者制定法律規定,保留由法官審查准許始得行使之原則。 刑事訴訟之審判,即屬於憲法(憲法第77條、第8條第1項參照)所定之法官保留事項。強制處分之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01條)、搜索(刑事訴訟法第128條第3項),也是基於保障個人基本權利,採行法官保留原則的立法。
低度行為
為相對於高度行為的概念。例如 : 供自己施用而持有毒品,則持有是一個低度行為,而施用為高度行為,故相較於整體行為施用變成重點而持有已不必討論,所以持有的行為將被施用毒品的行為吸收,因此不另外再討論是否懲罰持有毒品的行為。
彈劾證據
係指爭執證人陳述憑信性或證明力之證據,亦即讓法官覺得某個證人所說的話不能相信或可信度很低。這種證據的功能僅在於減弱「實質證據」(就是證明是否成立犯罪主要事實的證據)的證明力,以供法院作為是否採信的參考,不得作為認定犯罪事實之基礎。
行政控制
行政任務的監督指揮者為了檢查執行的進度,並確保其執行效果,對於任務過程所產生的偏差和問題予以修正,以確保行政任務的執行結果與原定計畫相符的機制,也可作為行政責任釐清之用。常見的決策程序、上級長官的監督措施等,都是行政控制的一環。
惟查
但、但是、但是依。
勒令歇業
屬於行政罰法第2條所規定「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處分」。例如:公共遊樂場所之負責人或管理人,縱容兒童、少年於深夜聚集其內,而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主管機關對之得處以勒令歇業之行政罰。
審定
在具體訴訟中,具備可為正當當事人且受本案判決的資格。 例如:甲把自用小客車停放在禁止臨時停車的地方,被交通警察開單告發,經裁決處罰鍰新臺幣900元,甲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主張這個停車地方本來就可以臨時停車,甲不應該被處罰等等。依照甲起訴主張的內容,顯現出交通警察的裁決可能有違法的情形而損害甲的權利,甲就具有提起行政訴訟的「當事人適格」或「原告適格」。
有償契約
當事人約定,一方為財產上的給付而取得他方對待給付之契約。例如買賣,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應支付價金,即是典型的有償契約。
特予敘明
特別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