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 第 249 條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一、訴訟事件不屬普通法院之審判權,不能依法移送。 二、訴訟事件不屬受訴法院管轄而不能為第二十八條之裁定。 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 四、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 五、由訴訟代理人起訴,而其代理權有欠缺。 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七、當事人就已繫屬於不同審判權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起訴違背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或其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效力所及。 八、起訴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
-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一、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二、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
- 前二項情形,原告之訴因逾期未補正經裁判駁回後,不得再為補正。
找編章節
最新筆記
huang999
18 days ago
司法類科
法院在特定原告起訴所表明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後 ,應以其依民事訴訟法第266 條第1項第1款規定所主張之「請求所依據之事實及理由」為據,審查其訴訟上之請求是否具備一貫性。
即法院於行證據調查前,先暫認原告主張之事實係真實,輔以其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依實體法予以法律要件評價,倘其所主張之事實足以導出其權利主張,始具備【事實主張之一貫性】 ;繼而再依實體法予以法律效果評價,倘足以導出其訴之聲明, 始具備【權利主張之一貫性】。
而原告所提起之訴訟不具備一貫性, 經法院闡明後仍未能補正,其主張即欠缺實體法之正當性,法院 可不再進行實質審理,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規定,以其請求為無理由而予以判決駁回。
huang999
18 days ago
司法類科
民事訴訟法中的「一貫性審查」是指法院在審理案件、進行證據調查之前,先假定原告所主張的事實為真實,並依據該事實及其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從實體法的角度評價這些事實是否足以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如果這些事實與法律要件合乎邏輯並成立,則稱原告的請求具備一貫性,案件得以繼續審理。反之,若不具一貫性,即原告的請求在法律上顯無理由,法院可以不經言詞辯論,直接判決駁回該訴訟,避免無意義訴訟的發生。
一貫性審查分為兩層次:一是事實主張的一貫性,即暫認事實為真,判定該事實是否能導出相應的權利;二是權利主張的一貫性,即該權利是否足以支撐該訴訟請求。此審查程序作為爭點整理的先行階段,有助於排除不必要的審理與證據調查,促進訴訟效率與程序正義。
簡言之,一貫性審查是法院對原告訴訟請求合理性的初步評估,確保訴訟有實體法律上的依據,避免浪費司法資源於不合符合法律要件的請求上
roxanne1308
2 months ago
專業證照
訴訟能力:民法行為能力
shon
5 months ago
司法類科
第七項 一事不再理
第八項 爛訴之禁止
huang999
6 months ago
司法類科
當事人能力:得成為民事訴訟上當事人之資格或能力。亦即得以自己名義起訴或被訴之能力。
第45條訴訟能力。第45-1條、民15-1
huang999
6 months ago
司法類科
係指就訴訟標的的權利義務關係有請求法院為本案判決之資格,稱之為「當事人適格」。
candice0715
a year ago
高普初考
裁定是針對「程序」事項,例如起訴不合程序(程式)、內容尚有欠缺而要求補正…等等。
判決是針對「實體」事項,簡言之就是已經接受審理了,而無程序上之疑義。僅針對實質內容作
enidyu
a year ago
企業法務
「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未依244第1項記載清楚當事人是誰、未完成「預納裁判費」(起訴之訴訟要件)。
jianzh
2 years ago
司法類科
§249 II ①訴訟判決無既判力,不生違反§ 400、401之問題
karlt
3 years ago
司法類科
249II (1): 訴之利益
rexlaw
3 years ago
法律類科系(法律系、法研所、科法所)
I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deny/ rule against)之。
Exc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指示,實質訴訟指揮,廣義闡明義務,溫暖而富有人道)補正:
訴訟要件
一、訴訟事件不屬普通法院之審判權,不能依法「移送」(28)。
二、訴訟事件不屬受訴法院管轄而不能為第28條之裁定。
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
四、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
五、由訴訟代理人起訴,而其代理權有欠缺。
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例如訴狀、裁判費、調解前置契約、當事人自始不存在
七、當事人就已繫屬於不同審判權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起訴違背「⚠️⚠️第253條」(重複起訴)、第263條第2項之規定,或其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效力」(一事不再理,400、401 2)所及。
八、「起訴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1️⃣重大過失」&「2️⃣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
🔵姜世明師:
立法時,當時只有義大利有重大過失要件,姜師反對「重大過失」要件
II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Exc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可能涉及法院闡明):
一、「當事人不適格」(訴訟實施權欠缺)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訴之利益)。
🔵 吳從周師:實體事項
二、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
一貫性審查,事實是否足以支撐主張
found the grounds for a civil suit
🔵舊學說(邱、駱師):
權利保護必要、當事人適格適用249 1 6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姜世明師:
權利保護必要、當事人適格較可能碰觸到「實體」性質,而非單純程序(例如裁判費未繳)性質,是故新法權利保護必要、當事人適格已249 2判決駁回為宜,而非249 1 6裁定駁回
III 前二項情形,原告之訴因逾期未補正經裁判駁回後,不得再為補正。
實體有無理由審查(有理性)
Step1:249 2 2 顯無理由 一貫性/邏輯性/合理性/禁止矛盾審查(277舉證責任)
可能涉及法院闡明
Step2:195 2被告答辯重要性審查(199-1 2闡明義務)
可能涉及法院闡明
補正 駁回
249 2 1:訴訟判決
249 2 2:實體本案判決
*
🥣舊實務:
「顯無理由」是指原告表明的起訴事實「📌完全不用調查,即可認定原告不可能獲得勝訴判決」。
參考自
https://www.instagram.com/p/CnykTcjJBDZ/?igshid=YmMyMTA2M2Y%3D
*
論述理由充分
Your argument is well-reasoned
可參考
絕命律師S5E3
withseals
3 years ago
高普初考人員
當事人適格:訴訟標的之實體法上權利義務法律關係歸屬主體。
yayapupu
5 years ago
司法類科
249第二項第一款:訴訟判決類型
第二款:實體本案判決
寫些筆記,幫助學習與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