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從 179 筆中,精準搜尋出前 25 筆資訊
法律名詞解釋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111 年律座談會執類提案 第 1 號

民事訴訟法第 538 條之 1 第 1 項所為之緊急處置裁定得否為執行名義?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102 年律座談會類提案 第 27 號

供擔保人A欲依民事訴訟法第 104 條第 1 項第 3 款之規定取回擔保金,惟未先自行通知受擔保利益人B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即依民事訴訟法第 104 條第 1 項第 3 款後段向法院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B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法院應否准許?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98 年律座談會類提案 第 9 號

尚非他債權人所得代位行使。依民事訴訟法第五百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於法定期間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失其效力,以債權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即進入訴訟程序。且民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規定之債權人代位權,係債權人以自己之名義,行使債務人之權利。若他債權人得代位債務人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則異議人為該他債權人,被告反為債務人。故由他債權人以自己之名義代行被告之訴訟行為,並不妥當。 2.本則法律問題,依據臺灣高等法院民國 99 年 8 月 16 日院耀文莊字第 0990005350 號函,加註文字: 經最高法院民四庭合併研究後,提請該院 99 年度第 6 次民事庭會議研討並作成決議。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98 年律座談會類提案 第 29 號

向第三審法院提出終止委任狀,第三審法院乃以本件上訴未合民事訴訟法第 466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將全卷退還,要求第二審法院依同法第 4 項規定處理,試問第二審法院應如何處理?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96 年律座談會類提案 第 19 號

供擔保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 104 條第 1 項第 3 款規定,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時,如命供擔保之法院為甲法院、實際上供擔保人係至乙法院為擔保,而受擔保利益人之住所地在丙法院轄區時,此時應由何法院受理該聲請案件?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95 年律座談會類提案 第 40 號

修正後之非訟事件法第 45 條第 5 項規定:「再抗告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 3 第 3、4 項及第 436 條之 6 之規定。」第 46 條則規定:「抗告及再抗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抗告程序之定。」則: 問題(一)於非訟事件提出之再抗告應否準用民事訴訟法第 466 條之 1「強制委任律師」之規定? 問題(二)於非訟事件提出之再抗告應否準用民事訴訟法第 471 條第 1項後段,於再抗告人未提出抗告理由時,毋庸命其補正,即由原抗告法院裁定駁回?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94 年律座談會執行類提案 第 24 號

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證人科處罰鍰之裁定確定後而不予繳納,應由何機關移送強制執行?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院 92 年律座談會類提案 第 22 號

九十二年九月一日新民事訴訟法施行後,關於請求按月給付一定金額新台幣之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否依新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一第一項為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裁定?

(86)院曜文明字第 10713 號

仲裁事件之程序是否準用民事訴訟法

(86)院曜文明字第 8395 號

上訴人依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項為聲明時,法院應否命繳納裁判費?

(83)院台廳一字第 11005 號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聲請確定其費用額,如已逾同法第九十條第二項所定二十日期間,法院應否准許其聲請?

(83)廳一字第 01425 號

七十八年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就修正前訴請給付票款敗訴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應準用通常訴訟程序或簡易訴訟程序?

(82)廳一字第 02448 號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四條第二項制作送達於當事人之筆錄正本 (言詞辯論筆錄代判決) ,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當事人聲請更正時,究應由法院以裁定為之,抑或由書記官以處分更正之?

院第十九期司業務研究會期

上訴人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規定提起上訴,惟其所提出之上訴狀未表明上訴理由,亦未補具上訴理由書,經原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四第二項規定裁定駁回上訴,該駁回上訴裁定送達前,上訴人即補具上訴理由書時,試問原法院應如何處理?

院第十九期司業務研究會期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應以簡易程序進行之訴訟,其訴訟標的金額亦有可能達新台幣 (以下同) 二百萬元以上者 (如本於合會關係請求給付二百萬元以上之會款或本於定期租賃關係,請求遷讓房屋及逾二百萬元之損害金) ,該訴訟標的金額於通常程序中,已足列為重大案件 (參照臺灣各地方法院行合議審判暨加強庭長監督責任實施要點第二項及「重國貿字」、「重海商字」之例) ,重大案件在法官辦案成績計分方式及折抵案件方式有異於一般普通案件,則民事簡易案件達重大案件標準者,有無分「重簡字」案件之必要?

(81)廳一字第 1245 號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為勝訴原告負擔訴訟費用之判決,應否引用同法第七十八條?

院第十七期司業務研究會期

依修正後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一提起上訴後,合議審判之判決書是否準用第四百三十四條規定,於宣示判決時將判決主文、所裁判之訴訟標的及其理由要領,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代之?

(76)廳一字第 2023 號

又最高法院七十五年度台上字第八九四號裁定,亦採此見解;又依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離婚之訴,於起訴前,應經法院調解,換言之,訴請離婚前,須先經調解程序,其調解準用同法第四百零三條至第四百二十六條之規定,依同法第四百十六條第一項調解成立者,與訴訟上和解有同一之效力;再依同法第三百八十條第一項規定: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亦即調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依據以上所述,有下列各問題:

(75)廳二字第 1256 號

如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之情形,可否為公示送達?如否,應如何處理?

(71)廳一字第 0639 號

供擔保人已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第一項第二款定二十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受擔保利益人雖未在所定二十日以上期間內行使權利,但法院依同條第一項裁定前,已經對供擔保人提起損害賠償之訴,法院是否仍得裁定返還 ?

臺灣高等院暨所屬

其繼承人及被上訴人均不聲明承受訴訟。法院遂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依職權裁定命該等繼承人續行訴訟,如該裁定因應送達之處所不明不能送達與該等繼承人,當事人復不聲請公示送達時法院是否得依職權命為公示送達? (二) 如上述問題採肯定說,嗣後之送達 (如言詞辯論期日之通知,裁判書類之送達) ,是否得依職權公示送達?

臺灣臺中地方

而被告住居所在台北市,問本院是否有管轄權?是否得依民事訴訟法第十條第二項或第十四條定管轄? (二) 又住戶規約訂明合意管轄法院,是否受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九之排除限制?

院(87)廳刑一字號第 04698 號

其經宣示或送達者,得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卅二條,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現為第二百廿條) ,由原審法院依申請或本職權以裁定更正,以昭鄭重」;而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卅二條規定:「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比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時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前項裁定,附記於判決原本及正本;如正本已經送達,不能附記者,應製作該裁定之正本送達。駁回更正聲請之裁定,不得抗告。」則刑事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依前解釋,法院得「隨時」以裁定更正,設發生前述誤寫、誤算或正本與原本不符情形,法院未能發現,經公訴人或其他得上訴之人發現,而具狀以不正確之裁判正本記載內容有誤為唯一之理由提起上訴時,原審法院是否可以裁定更正?更正後再將全部卷證送第二審法院,此時第二審法院應為如何之判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審判長有闡明之權利與義務,然闡明權之範圍為何,是否包含「除去不當聲明之闡明」?

臺灣臺北地方院(五十六年三月份司座談會)

民事訴訟法第五百十一條第二項規定,發支付命令後,三個月內不能送達於債務人者,其命令失其效力。如有下二問題(1) 所謂發支付命令,應自何日起算?(2) 如三個月內未能送達於債務人,但經先期或誤於期滿後,命債權人補正債務人住址,致得送達時,債權人復因書記官之通知,聲請宣告假執行,應否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