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訴訟
行政機關對人民甲作出行政處分,甲如果認為有違法或不當的情形,並且導致甲的權利或利益受到損害,甲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或法律規定的受理機關(即訴願機關)提起「訴願」,訴願機關作成訴願決定後,如果甲仍然不服,可以向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例如:甲對於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的課稅處分不服,向國稅局申請復查及向財政部提起訴願後,仍然不服,認為課稅處分是違法的,可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該課稅處分。
簡易訴訟程序
各個訴訟事件的情節有輕有重,對於情節較單純、或本質上適宜迅速終結的訴訟事件,行政訴訟法規定有該類事件要踐行的訴訟程序,就是簡易訴訟程序(行政訴訟法第229條第1項)。 例如:不服的核課稅額在新臺幣40萬元以下的,要向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提起行政訴訟,就是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訴訟權能
「訴訟權能」是對於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限制,因為行政訴訟的主要目的,是對於人民權益的保護,所以原則上不允許人民就無關其權益維護的事件請求法院進行實體的審理、裁判。由此可知,行政訴訟的原告原則上必須享有實體法上的權利或法律上利益,且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到侵害,始具備提起行政訴訟的資格,倘若原告不具有此種資格,即欠缺訴訟權能,法院應駁回其訴。
不變期間
法律規定應為某種行為的一定期間。這種期間不得因任何事由而延長或縮短。 例如:提起撤銷訴訟及課予義務訴訟,應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2個月內為之;提起上訴,應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送達後20日內為之(行政訴訟法第106條、第241條),該2個月及20日均為不變期間。但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歸責於己的事由,致遲誤不變期間時,可以聲請回復原狀(行政訴訟法第91條)。
法律關係
在行政訴訟程序進行中,經過審判長的許可後,協助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的人。一定要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在場,輔佐人才可以協助為訴訟行為。又在訴訟程序進行中,如果審判長認為不適當時,可撤銷輔佐人的許可或是禁止輔佐人繼續為訴訟行為(行政訴訟法第55條)。
通常訴訟程序
於行政訴訟,是指簡易訴訟程序(行政訴訟法第229條)、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1)及收容聲請事件程序(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10)以外的一般訴訟程序。行政訴訟事件通常訴訟程序的第一審,是由高等行政法院的3名法官合議審理,上訴審法院為最高行政法院。而簡易訴訟程序、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及收容聲請事件程序的第一審,則由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1名法官獨任審理,上訴審法院為高等行政法院。
單獨代理
行政訴訟法第52條規定:「訴訟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第1項)。違反前項之規定而為委任者,仍得單獨代理之(第2項)。」則法院或他造當事人之行為,可任向訴訟代理人其中一人或全體為之,均對委任人發生效力(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裁字第883號裁定意旨參照)。
重新審查
行政上的重新審查,主要有訴願法第58條規定的重新審查,及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4針對交通裁決事件規定的重新審查。訴願法規定的重新審查,是指行政處分的相對人對該處分不服提起訴願後,受理訴願的機關(訴願管轄機關)進行訴願案件審查前,先由原來作成行政處分的機關(原處分機關)對自己原作成的行政處分(又稱原處分)再次進行審查或檢討,如認原處分有違法或不當時,可以自行撤銷或變更的程序。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4規定的重新審查,是指交通裁決事件的被告(原處分機關),收到交通裁決事件的起訴狀後,應於20日內再次審查原裁決是否合法妥當的程序。
違法裁量
行政機關對於是否為行政行為,以及如何為行政行為,依法律規定有裁量空間者,其行使裁量權時,如逾越裁量權限、不為裁量或濫用權力等情形,便是違法裁量(行政訴訟法第4條第2項、第201條參考)。
羈束力
1. 所謂「羈束力」,又稱「裁判的羈束力」,規定在行政訴訟法第206條、第208條。「羈束力」羈束的對象是「法院」,而且是作成這個裁定或判決的法院,不包括上級法院或是其他同級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205條、第208條規定,法院的判決或裁定經宣示、公告或送達後生效,而判決或裁定一旦生效,不用等到確定,作成這個判決或裁定的法院就受到羈束,除非有法定事由(例如:明顯錯別字而作的更正),否則作成這個裁判的法院,不可以任意自行撤銷或變更裁判,以維持法的安定性及裁判的信用。 2. 所謂「羈束力」,又稱「裁判的羈束力」,規定在行政訴訟法第206條、第208條。「羈束力」羈束的對象是「法院」,而且是作成這個裁定或判決的法院,不包括上級法院或是其他同級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205條、第208條規定,法院的判決或裁定經宣示、公告或送達後生效,而判決或裁定一旦生效,不用等到確定,作成這個判決或裁定的法院就受到羈束,除非有法定事由(例如:明顯錯別字而作的更正),否則作成這個裁判的法院,不可以任意自行撤銷或變更裁判,以維持法的安定性及裁判的信用。
各級行政法院 94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提案 第 2 號
土地徵收違反土地法第 233 條第 1 項,未於公告期滿 15 日內給付補償款,依司法院釋字第 110 號、516 號意旨,土地徵收得視為徵收之行政處分失其效力,提起確認訴訟時,應如何聲明?
各級行政法院 94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提案 第 5 號
原告原有坐落被告 (某縣政府) 轄內土地,於民國 87 年間經內政部核准徵收,嗣 92 年間原告以符合土地法第 219 條第 1 項規定 (依土地徵收條例第 61 條規定,系爭土地係於該條例施行前公告徵收,其申請收回,應適用施行前之土地法等規定辦理) 為由,向主管機關之被告 (某縣政府) 申請照原徵收補償價額收回其土地,經被告函知與規定不符,拒絕原告之請求。原告不服,對被告上開函文提起訴願,遭決定駁回;原告如欲對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究應提起何種類型訴訟?應如何聲明始為適當?
各級行政法院 94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提案 第 9 號
某機關對B為原處分,A並非原處分之利害關係人,主張其為利害關係人,因原處分違法,致損害其權利,提起訴願,請求撤銷原處分。訴願機關本應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3 款規定,為不受理之決定,卻誤認A為原處分之利害關係人,進行實體審理,而以訴願無理由,作成駁回訴願之決定。A不服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法院 (即高等行政法院) 應如何審理?
各級行政法院 94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提案 第 11 號
按入出國及移民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內政部為辦理本法規範之入出國及移民業務,設入出國及移民署。但有關查察逾期停留、居留及非法入國之業務,由入出國及移民署會同警政署辦理。」又同法施行細則第 64 條第 3 款規定:「外國人入出國、停留、居留、永久居留、收容管理及驅逐出國,由內政部警政署辦理,或委託直轄市政府警察局、縣 (市) 警察局辦理。」某甲為美國籍外國人,以其符合入出國及移民法第 23條第 1 項所定永久居留申請資格為由,向乙縣警察局申請永久居留,經乙縣警察局審核後認某甲不符法定申請資格,而以乙縣警察局之名義否准所請,某甲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則某甲究應以「乙縣警察局」或「內政部警政署」為被告?
各級行政法院 94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提案 第 12 號
當事人不服高等行政法院所為之裁定,提起抗告逾期,高等行政法院應以抗告逾期裁定駁回之,或檢卷送最高行政法院,由最高行政法院以抗告逾期裁定駁回之?
各級行政法院 94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提案 第 13 號
訴願機關認為原處分不當,惟依訴願法第 83 條第 1 項規定,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於公益有重大損害,故訴願決定將訴願駁回,並於主文中列出原處分不當之決定。原告不服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聲明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究應以原處分機關為被告,抑以訴願機關為被告?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 則
按原告於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將其所有之房屋出租予某醫學會作業務使用,自行申報租賃收入三一二、○○○元,所轄台北市國稅局中正稽徵所以其申報金額顯較當地一般租金為低,乃參照當地一般租金核定全年租賃收入三七九、七一○元,減除百分之四十三必要費用後,核定租賃所得二一六、四三四元,即增列三八、五九四元,通報被告併課原告本年度綜合所得稅。原告不服,主張系爭房屋租予該醫學會,該會亦依所得稅法規定扣繳;且被告所設算之租金收入顯然超過土地法第九十七條第一項:土地及建物申報總價額年息百分之十為限之規定,申經復查,未獲變更,提起訴願亦遭駁回,遂向管轄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受訴之法院應如何裁判?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2 則
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 (八十八年七月十五日修正前為三年) 內對遺產及贈與稅法第十五條第一項各款所列之人所為之贈與,如該項贈與至繼承發生日止,稽徵機關尚未發單課徵時,應否以繼承人為納稅義務人開徵贈與稅?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4 則
甲所有A商標核准註冊以後,乙以其違反商標法第三十七條第十二款 (商標近似) 之規定,檢具所有B註冊商標,對之申請評定,案經商標主管機關評定A商標註冊無效,甲不服,循序提起訴願、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在訴訟中,據以評定之B註冊商標,因有違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 (未使用商標滿三年) 之規定,業經商標主管機關另案處分撤銷其商標專用權確定在案。則法院在審理本案時,是否須審酌據以評定B註冊商標之專用權,嗣後已被撤銷確定之事實?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6 則
甲公司參加乙機關辦理之工程採購招標案,並於九十一年八月十六日之公開招標程序,以總標價新台幣ⅩⅩ元為最低標得標。原預定訂約日為同年月二十六日,嗣甲公司於訂約日前以其標價偏低,純係筆誤,請求乙機關准予不決標於甲公司並發還押標金;乙機關則於同年月三十日函復「歉難同意,並請依限辦理訂約手續,否則將依採購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辦理」。其後並以甲公司已逾訂約期限,遂依政府採購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將其事實及理由通知甲公司,另將甲公司刊登政府採購公報列為不良廠商,並沒入押標金。甲公司不服,認乙機關並未客觀審查其是否有不能誠信履約之虞,率爾沒收押標金並刊登其為不良廠商於政府採購公報,於異議駁回後,再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申訴,復遭審議判斷駁回,乃依審議決定書之行政救濟教示,向管轄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受訴之法院應如何裁判?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8 則
惟案件涉及被告機關之行政裁量決定,乃依行政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四款之規定,判命被告機關應依本判決之法律見解對於原告作成決定。此時主文應否一併諭知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9 則
因被保險人未依期限返還,勞工保險局乃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第八條之一般給付訴訟,請求被保險人返還其溢領之保險給付,則勞工保險局此訴是否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1 則
原告甲之被繼承人乙不服行政機關對於涉及依法得繼受之權利所為之行政處分,於提起訴願後死亡,惟未為訴願機關知悉,竟仍以乙為訴願人,而經實體認定為訴願駁回之決定,並送達與甲收受,嗣甲不服該訴願決定,以乙唯一繼承人身分再提起撤銷訴訟,則法院應如何處理?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2 則
甲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駁回其訴後,逾期提起上訴,經高等行政法院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其上訴,甲提起抗告,亦經最高行政法院裁定駁回,嗣甲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合併就高等行政法院之判決提起再審之訴並對最高行政法院之裁定聲請再審,究應由最高行政法院合併管轄,抑應分別由原高等行政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各就其裁判管轄?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3 則
對於行政機關所為行政處分,如受處分人直接向訴願管轄機關提出訴願書為訴願時,在途期間之計算,應以原處分機關所在地與訴願人住居地為準,抑或應以訴願機關所在地與訴願人住居地為準?
各級行政法院 92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4 則
某甲住高雄縣,就其被徵收土地之農林補償費依土地徵收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向高雄縣政府提出異議,高雄縣政府查處後函復某甲查估無誤。某甲不服,經高雄縣政府提請地價評議委員會復議結果,維持原查估,並於民國 (下同) 九十年三月二日將復議結果送達某甲,惟未告知救濟期間。某甲仍未甘服,遂未經訴願逕於九十年三月二十一日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一般給付訴訟,請求高雄縣政府直接給付若干金額之補償費。嗣法院以某甲如對補償費核定處分不服,應提起課予義務訴訟,請求高雄縣政府作成給付若干補償費之行政處分,然原告未經訴願程序,即提起一般給付訴訟,屬誤用訴訟種類且無從補正,而判決駁回原告之訴。某甲遂於九十一年四月一日就高雄縣政府前揭復議結果提起訴願,則某甲之訴願是否逾期?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 則
各機關依行政程序法規定,就公法上法律關係締結行政契約,並約定自願接受執行,債務人不為給付時,債權人應循何種程序聲請強制執行? 資料來源:司法周刊 第 1133 期 3 版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2 則
某甲為建築業之營業人,於民國八十五年間自行鳩工購料建築房屋,而因礙於建築法令之規定,以出借牌照之營造廠商某乙 (非虛設行號) 開立之發票充當進項憑證,並將所鳩工購料之發票 (以某乙為抬頭) 交由某乙報繳營業稅,不足額部分由某甲補足某乙。試問稅捐機關依稅捐稽徵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向某甲追繳營業稅之核課期間為幾年?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3 則
按甲公司為公營事業,其於八十四年間,向高雄市政府申請挖掘道路埋設輸油管線,經高雄市政府核准並發予「道路挖掘許可證」,高雄市政府當時係參照行政院六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台六十五經字第一○六一五號函示結論,就甲公司埋設輸油管線之事實,比照電信、電業及自來水法等有關規定,免收土地使用費。然甲公司於完成設施管線多年後,高雄市政府於八十六年間,另依據「高雄市市有財產管理規則」,制訂「高雄市市有土地裝置埋設管線計收使用費作業規則」,並據以發函向甲公司徵收自八十七年一月一日起之埋設輸油管線土地使用費。甲公司以昔日市府同意埋設是特許使用,且原無徵收費用之規定,認高雄市政府前開徵收土地使用費乃違法行政處分,於經訴願駁回後,乃向管轄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受訴之法院應如何裁判?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4 則
某甲所有之建築物領有使用執照原核准使用用途為「店舖」 (屬建築法第七十三條執行要點附表所示建築物使用分類之辦公、服務類G3類組) ,在未整修改變結構之前提下,經主管機關查獲甲於商店內擺設電子遊戲機,某縣政府建設局遂以其經營登記範圍外業務之行為,違反商業登記法第八條第三項規定,依同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處罰鍰後,又由該府工務局以違反建築法第七十三條後段規定,依同法第九十條第一項規定科處罰鍰,有無違反一事不兩罰原則?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5 則
原告因任職關係,獲准配住被告機關管理之宿舍,後因被告依中央各機關學校國有眷舍房地處理辦法收回騰空,點交國有財產局辦理標售,原告對被告機關請求發給搬遷補助費,被告以原告不符合上開辦法之規定,駁回原告之申請,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問行政法院有無審判權?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7 則
某甲為銷售菸酒之雜貨店,因認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配銷處對其配售暢銷菸酒不公平,致其權益受損,而向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檢舉該配銷處有違反公平交易法第十條情事,經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調查後,覆以處理結果略謂:「台端檢舉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配銷處乙案,查無具體事證顯示其涉有濫用市場地位違反公平交易法第十條之情事;‧‧‧本會已另轉請財政部參處」等語,某甲不服,可否對之提起訴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