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palyer logo
in全國法規

刑事訴訟法第 一 節 偵查

  • 原始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立法院法學系統
第 一 節 偵查
  1. 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查
  2. 前項偵查,檢察官得限期命檢察事務官第二百三十條司法警察官第二百三十一條司法警察調查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並提出報告。必要時,得將相關卷證一併發交。
  3. 實施偵查有必要,不得先行傳訊被告
  4. 被告經傳喚、自首或自行到場者,檢察官於訊問後,認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各款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而無聲請羈押之必要者,得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但認有羈押之必要者,得予逮捕,並將逮捕所依據之事實告知被告後,聲請法院羈押之。第九十三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五項之規定於本項之情形準用之。
  1. 下列各員,於其管轄區域內為司法警察官,有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之職權: 一、警政署署長、警察局局長或警察總隊總隊長。 二、憲兵隊長官。 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相當於前二款司法警察官之職權者。
  2. 前項司法警察官,應將調查之結果,移送該管檢察官;如接受被拘提逮捕犯罪嫌疑人,除有特別規定外,應解送該管檢察官。但檢察官命其解送者,應即解送。
  3.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未經拘提或逮捕者,不得解送。
  1. 下列各員為司法警察官,應受檢察官之指揮,偵查犯罪: 一、警察官長。 二、憲兵隊官長、士官。 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司法警察官之職權者。
  2. 前項司法警察官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調查,並將調查之情形報告該管檢察官及前條之司法警察官。
  3. 實施前項調查有必要時,得封鎖犯罪現場,並為即時之勘察。
  1. 下列各員為司法警察,應受檢察官及司法警察官之命令,偵查犯罪: 一、警察。 二、憲兵。 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司法警察之職權者。
  2. 司法警察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調查,並將調查之情形報告該管檢察官及司法警察官。
  3. 實施前項調查有必要時,得封鎖犯罪現場,並為即時之勘察。
  1. 檢察官對於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移送或報告之案件,認為調查未完備者,得將卷證發回,命其補足,或發交其他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應於補足或調查後,再行移送或報告。
  2. 對於前項之補足或調查,檢察官得限定時間。

犯罪之被害人,得為告訴

  1.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或配偶,得獨立告訴
  2. 被害人已死亡者,得由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告訴。但告訴乃論之罪,不得與被害人明示之意思相反。
  1. 刑法第二百三十條之妨害風化罪,下列之人不得告訴: 一、本人之直系血親尊親屬。 二、配偶或其直系血親尊親屬。
  2. 刑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二項妨害婚姻及家庭罪,非配偶不得告訴。
  3. 刑法第二百九十八條妨害自由罪,被略誘人之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亦得告訴。
  4. 刑法第三百十二條之妨害名譽及信用罪,已死者之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得為告訴。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被告或該法定代理人之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血親、三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為被告者,被害人之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得獨立告訴

  1. 告訴乃論之罪,無得為告訴之人或得為告訴之人不能行使告訴權者,該管檢察官得依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指定代行告訴人
  2. 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項但書之規定,本條準用之。
  1. 告訴,得委任代理人行之。但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認為必要時,得命本人到場。
  2. 前項委任應提出委任書狀於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並準用第二十八條及第三十二條之規定。

前條及第二百七十一條之一之規定,於指定代行告訴人不適用之。

  1. 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於六個月內為之。
  2. 得為告訴之人有數人,其一人遲誤期間者,其效力不及於他人。
  1. 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2. 撤回告訴之人,不得再行告訴。

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撤回告訴者,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

不問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

公務員因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應為告發

  1. 告訴告發,應以書狀或言詞向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為之;其以言詞為之者,應制作筆錄。為便利言詞告訴、告發,得設置申告鈴
  2. 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實施偵查,發見犯罪事實之全部或一部係告訴乃論之罪而未經告訴者,於被害人或其他得為告訴之人到案陳述時,應訊問其是否告訴,記明筆錄。
  3. 第四十一條第二項至第四項及第四十三條之規定,於前二項筆錄準用之。
  1. 刑法第一百十六條及第一百十八條請求乃論之罪,外國政府之請求,得經外交部長函請司法行政最高長官令知該管檢察官。
  2. 第二百三十八條及第二百三十九條之規定,於外國政府之請求準用之。

自首向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為之者,準用第二百四十二條之規定。

  1. 偵查,不公開之。
  2. 被告犯罪嫌疑人辯護人,得於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訊問該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在場,並得筆記及陳述意見。但有事實足認其有妨害國家機密或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勾串共犯證人或妨害他人名譽之虞,或其行為不當足以影響偵查秩序者,得限制或禁止之。
  3. 前項限制或禁止事由應記明於筆錄。
  4.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依第二項但書禁止辯護人在場,致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無其他辯護人在場陪同,應再行告知第九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之事項。
  5.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除依法令或為維護公共利益或保護合法權益有必要者外,偵查中因執行職務知悉之事項,不得公開或揭露予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以外之人員。
  6. 偵查中訊問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應將訊問之日、時及處所通知辯護人。但情形急迫者,不在此限。
  7. 第一項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1. 被告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對於前條第二項但書之限制或禁止不服者,得向該管法院聲請撤銷或變更之。
  2. 前項聲請期間為十日,自為限制或禁止之日起算,其為送達者,自送達後起算。法院不得以已執行終結而無實益為由駁回
  3. 第四百零九條至第四百十四條、第四百十七條、第四百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於本條準用之。
  4. 對於第一項之裁定不得抗告

被告不能到場,或有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其所在訊問之。

關於偵查事項,檢察官得請該管機關為必要之報告。

  1. 訊問證人鑑定人時,如被告在場者,被告得親自詰問;詰問有不當者,檢察官得禁止之。
  2. 預料證人、鑑定人於審判時不能訊問者,應命被告在場。但恐證人、鑑定人於被告前不能自由陳述者,不在此限。
  1. 被害人於偵查中受訊問或詢問時,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社工人員或其信賴之人,經被害人同意後,得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2.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被告,或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認其在場,有礙偵查程序之進行時,不適用之。
  1. 檢察官於偵查中得將案件移付調解;或依被告及被害人之聲請,轉介適當機關、機構或團體進行修復。
  2. 前項修復之聲請,被害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
  1. 檢察官於偵查中應注意被害人及其家屬隱私之保護。
  2. 被害人於偵查中受訊問時,檢察官依被害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審酌案件情節及被害人之身心狀況後,得利用遮蔽設備,將被害人與被告第三人適當隔離。
  3. 前二項規定,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調查時,準用之。

實施偵查遇有急迫情形,得命在場或附近之人為相當之輔助。檢察官於必要時,並得請附近軍事官長派遣軍隊輔助。

檢察官知有犯罪嫌疑而不屬其管轄或於開始偵查後認為案件不屬其管轄者,應即分別通知或移送該管檢察官。但有急迫情形時,應為必要之處分。

  1. 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證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
  2. 被告之所在不明者,亦應提起公訴。

案件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為不起訴之處分: 一、曾經判決確定者。 二、時效已完成者。 三、曾經大赦者。 四、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 五、告訴請求乃論之罪,其告訴或請求已經撤回或已逾告訴期間者。 六、被告死亡者。 七、法院對於被告無審判權者。 八、行為不罰者。 九、法律應免除其刑者。 十、犯罪嫌疑不足者。

第三百七十六條第一項各款所規定之案件,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認為以不起訴為適當者,得為不起訴之處分。

  1. 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及公共利益之維護,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之緩起訴期間為緩起訴處分,其期間自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算。
  2. 追訴權之時效,於緩起訴之期間內,停止進行。
  3. 刑法第八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之停止原因,不適用之。
  4. 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於緩起訴期間,不適用之。
  1.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者,得命被告於一定期間內遵守或履行下列各款事項: 一、向被害人道歉。 二、立悔過書。 三、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財產或財產上之損害賠償。 四、向公庫支付一定金額,並得由該管檢察署依規定提撥一定比率補助相關公益團體或地方自治團體。 五、向該管檢察署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四十小時以上二百四十小時以下之義務勞務。 六、完成戒癮治療、精神治療、心理治療、心理諮商、心理輔導或其他適當之處遇措施。 七、保護被害人安全之必要命令。 八、預防再犯所為之必要命令。
  2. 檢察官命被告遵守或履行前項第三款至第六款之事項,應得被告之同意;第三款、第四款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3. 第一項情形,應附記於緩起訴處分書內。
  4. 第一項之期間,不得逾緩起訴期間
  5. 第一項第四款提撥比率、收支運用及監督管理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另定之。
  1. 被告緩起訴期間內,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檢察官得依職權或依告訴人之聲請撤銷原處分,繼續偵查起訴: 一、於期間內故意更犯有期徒刑以上刑之罪,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者。 二、緩起訴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起訴期間內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三、違背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一項各款之應遵守或履行事項者。
  2. 檢察官撤銷緩起訴之處分時,被告已履行之部分,不得請求返還或賠償。

被告犯數罪時,其一罪已受重刑之確定判決,檢察官認為他罪雖行起訴,於應執行之刑無重大關係者,得為不起訴之處分。

  1. 檢察官依第二百五十二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三、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為不起訴緩起訴撤銷緩起訴或因其他法定理由為不起訴處分者,應製作處分書敘述其處分之理由。但處分前經告訴人告發人同意者,處分書得僅記載處分之要旨
  2. 前項處分書,應以正本送達於告訴人、告發人、被告辯護人。緩起訴處分書,並應送達與遵守或履行行為有關之被害人、機關、團體或社區。
  3. 前項送達,自書記官接受處分書原本之日起,不得逾五日。
  1. 告訴人接受不起訴緩起訴處分書後,得於十日內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經原檢察官向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聲請再議。但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之處分曾經告訴人同意者,不得聲請再議。
  2. 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者,其再議期間及聲請再議之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應記載於送達告訴人處分書正本。
  3. 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因犯罪嫌疑不足,經檢察官為不起訴之處分,或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之案件經檢察官為緩起訴之處分者,如無得聲請再議之人時,原檢察官應依職權逕送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再議,並通知告發人
  1. 被告接受撤銷緩起訴處分書後,得於十日內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經原檢察官向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聲請再議
  2. 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於送達被告之撤銷緩起訴處分書準用之。
  1. 再議聲請,原檢察官認為有理由者,應撤銷其處分,除前條情形外,應繼續偵查起訴
  2. 原檢察官認聲請為無理由者,應即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
  3. 聲請已前二條之期間者,應駁回之。
  4. 原檢察署檢察長認為必要時,於依第二項之規定送交前,得親自或命令他檢察官再行偵查或審,分別撤銷或維持原處分;其維持原處分者,應即送交。

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理由者,應駁回之;認為有理由者,第二百五十六條之一之情形應撤銷原處分,第二百五十六條之情形應分別為下列處分: 一、偵查未完備者,得親自或命令他檢察官再行偵查,或命令原檢察署檢察官續行偵查。 二、偵查已完備者,命令原檢察署檢察官起訴

  1. 告訴人不服前條之駁回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十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2. 依法已不得提起自訴者,不得為前項聲請。但第三百二十一條前段或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一項前段之情形,不在此限。
  3. 律師受第一項之委任,得檢閱偵查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但涉及另案偵查不公開或其他依法應予保密之事項,得限制或禁止之。
  4. 第三十條第一項之規定,於第一項及前項之情形準用之。
  1. 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於法院裁定前,得撤回之。
  2. 撤回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書記官應速通知被告
  3. 撤回准許提起自訴聲請之人,不得再行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1.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法院應以合議行之。
  2. 法院認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駁回之;認為有理由者,應定相當期間,為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並將正本送達聲請人、檢察官及被告
  3.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予聲請人、代理人、檢察官、被告或辯護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
  4. 法院為第二項裁定前,得為必要之調查。
  5. 被告對於第二項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得提起抗告。駁回之裁定,不得抗告
  1. 聲請人於前條第二項後段裁定所定期間內提起自訴者,經法院通知後,檢察官應即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法院,其審判程序用第二編第二章之規定;未於該期間內提起自訴者,不得再行自訴。
  2. 參與准許提起自訴裁定之法官,不得參與其後自訴之審判。
  1. 羈押被告不起訴緩起訴之處分者,視為撤銷羈押,檢察官應將被告釋放,並應即時通知法院。
  2. 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扣押物應即發還。但法律另有規定、再議期間內、聲請再議中、聲請法院准許提起自訴中或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所定期間內遇有必要情形,或應沒收或為偵查他罪或他被告之用應留存者,不在此限。

檢察官依第二百五十三條或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不起訴緩起訴之處分者,對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之物及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犯罪所得,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

  1. 不起訴處分已確定或緩起訴處分期滿未經撤銷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對於同一案件再行起訴: 一、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者。 二、有第四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或第五款所定得為再審原因之情形者。
  2. 前項第一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檢察官偵查中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其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

犯罪是否成立或刑罰應否免除,以民事法律關係為斷者,檢察官應於民事訴訟終結前,停止偵查

犯人不明者,於認有第二百五十二條所定之情形以前,不得終結偵查

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於檢察官之起訴書準用之。